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调查与耐药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21 16:50
【摘要】: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医院科室临床分离株170株,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对17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分布及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率,并探讨抗菌药物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效果。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主要为呼吸道标本,检出率为59.4%,其次为尿液,检出率为12.4%,且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主要集中在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等科室;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中常用的15种抗菌药物均有严重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最高,达到74.7%,其次为头孢噻肟,耐药率为70.6%,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低,为18.8%;6组联合抗菌药物协同累加率为43.52%~88.47%,联合抗菌治疗效果最佳为头孢他啶与环丙沙星,达到92.9%,其次为环丙沙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联合,达到78.8%,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敏感率与单独用药敏感率呈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有较高的耐药性,应加强临床监测与控制,对铜绿假单胞菌给予抗菌药物联合给药,增强体外抗菌活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nosocomial infection. Methods 170 clinical isolate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and 170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tested by Agar diffusion assay (K-B method). The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amples and their susceptibility to 15 common antimicrobial agen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ntibiotics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o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discussed. Results the sample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mainly from respiratory tract (59.4%), followed by urine (12.4%).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as mainly in ICU, neurosurgery, respiratory department and other departments. 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 showed tha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had serious resistance to 15 kind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commonly used in clinic. The resistance rate to ampicillin / sulbactam was the highest (74.7%), followed by cefotaxime. The resistance rate to ciprofloxacin was the lowest, and the synergistic accumulation rate of antibacterials was 43.52 and 88.477.The best antibacterial effect was ceftazidime and ciprofloxacin, and the best antimicrobial effect was ceftazidime and ciprofloxacin, and the synergistic accumulative rate was 43.52 and 88.477.The best antimicrobial effect was ceftazidime and ciprofloxacin. 92.9%, followed by ciprofloxacin and piperacillin tazobactam sodium, reached 78.8%, the antimicrobial drug combination sensitivity rate and single drug sensitivity rate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has high drug resistance, so clinical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hould be strengthened, combined administr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agains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enhance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 vitro.
【作者单位】: 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基金】:浙江省卫计委临床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ZYC-B5)
【分类号】:R44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忠强;46例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2000年02期

2 林晓 ,陈美云 ,林其昌 ,陈公平;222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10期

3 王炳华;王炳云;;106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4年06期

4 黄志强;李丽君;卢娟;;肺结核病合并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9期

5 封尊玉;;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策略[J];海南医学;2010年21期

6 刘萍;张志伦;倪丹妮;吴杰红;;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23期

7 吴丽娟,熊尔阳,邓光贵;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6年06期

8 周铁丽,曹建明;一种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的新方法[J];陕西医学检验;1997年04期

9 朱小平;78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的初步探讨[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1999年05期

10 张文英;8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调查[J];华夏医学;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莉;许媛;黄义山;蔡燕;唐中;杨明辉;廖涛;;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周明明;周铁丽;李超;吴庆;陈栎江;吴莲凤;彭定辉;;主动外排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中的作用研究[A];2009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朱丹;李欣;;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分析[A];2005年浙江省呼吸系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洪波;贡联兵;;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药敏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徐海茹;田彬;岳娜;胡志东;;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结果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赵书平;姜梅杰;;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7 李春梅;钟晓祝;;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监测分析[A];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熊娟;梁丽红;;尿液中分离出产红脓素的铜绿假单胞菌[A];2012全国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丁艳苓;陈亚红;姚婉贞;宁永忠;;2007年-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邓丽华;许美荣;胡丽萍;;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瑞琴;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导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分子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蔡双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耐药变迁及差异蛋白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戴晓天;pH值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4 张若文;烧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陈林;铜绿假单胞菌内在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筛选及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魏殿军;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分析及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7 季京淑;铜绿假单胞菌MLST分型及耐药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廖如燕;广东地区三种医院感染革兰氏阴性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苏敏;光动力疗法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蔡东波;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检测与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鸿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和耐药株相关基因型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4 程新;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与耐亚胺培南菌株基因型检测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6年

5 张伟;烧伤患者分泌物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6 李琬琛;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基因调控及药物对其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7 CHANDA WARREN;亚麻酸联合妥布霉素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效应的群体感应系统机制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8 周小青;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及基因同源性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9 卞婷婷;2013-2015年安徽地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10 贾曦;保定市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以及耐亚胺培南菌株基因型检测[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285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285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9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