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某大型教学医院2013—2015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

发布时间:2018-11-20 20:21
【摘要】:目的对2013—2015年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临床送检标本进行常规分离培养,采用法国Bio Mérieux Vitek2 Compact系统和Vitek MS进行菌株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Vitek2 compact或者K-B法,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我院共分离2092株铜绿假单胞菌非重复菌株,每年均占所有分离菌株的10%左右,其中1230株来源于痰标本,占58.8%,其次为分泌物364株(17.4%)和尿224株(10.7%)。病区来源最高为呼吸病房,占17.0%,其次为重症医学科(12.3%)和神经外科(8.5%)。其中,黏液性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每年依次为7.6%、9.4%和10.0%,呈逐年增加趋势。所有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规测定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3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25.4%),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9.0%),但是近3年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有所增加,逐年分别为10.7%、12.1%和13.1%。并且统计耐药性变迁时发现近3年美罗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16μg/m L的铜绿假单胞菌比例逐年增高(9.0%、13.2%和14.1%),环丙沙星MIC为4μg/m L的铜绿假单胞菌比例却逐年降低(20.1%、14.3%和13.6%)。结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近3年都比较稳定,但多重耐药菌分离率有增加趋势,特别是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逐年增加更应引起临床重视。掌握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迁,可以为临床提供资料,更好地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rug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olated from clinical sample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to 2015. Methods the clinical samples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routinely. The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by French Bio M 茅 rieux Vitek2 Compact system and Vitek MS. 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 was performed by Vitek2 compact or K-B method. Drug sensitivity data were analyzed by WHONET 5.6 software. Results A total of 2092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isol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to 2015, accounting for about 10% of all isolates each year, of which 1230 strains were from sputum samples, accounting for 58.8%. The second was 364 strains (17.4%) of secretions and 224 strains (10.7%) of urine. Respiratory ward accounted for 17.0%, followed by ICU (12.3%) and neurosurgery (8.5%). Among them, the isolation rat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as 7.6% and 10.0% respectively, which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all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 routine test was lower than 30%, the resistance rate to imipenem was the highest (25.4%), and to amikacin was the lowest (9.0%). However, the isolation rat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ith 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in recent three years increased to 10.7% and 13.1% respectively.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the percentag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ith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meropenem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of 16 渭 g / mL increased year by year (9.0% and 14.1%). The percentag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ith ciprofloxacin MIC of 4 渭 g / mL decreased year by year (20.1% and 13.6%). Conclusion the isolation rat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our hospital is stable in recent three years, but the isolation rat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has an increasing trend, especially the increasing rate of myxotypic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Mastering the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change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our hospital can provide clinical data for better control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科;
【分类号】:R44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忠强;46例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2000年02期

2 林晓 ,陈美云 ,林其昌 ,陈公平;222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10期

3 王炳华;王炳云;;106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4年06期

4 黄志强;李丽君;卢娟;;肺结核病合并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9期

5 封尊玉;;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策略[J];海南医学;2010年21期

6 刘萍;张志伦;倪丹妮;吴杰红;;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23期

7 吴丽娟,熊尔阳,邓光贵;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6年06期

8 周铁丽,曹建明;一种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的新方法[J];陕西医学检验;1997年04期

9 朱小平;78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的初步探讨[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1999年05期

10 张文英;8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调查[J];华夏医学;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莉;许媛;黄义山;蔡燕;唐中;杨明辉;廖涛;;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周明明;周铁丽;李超;吴庆;陈栎江;吴莲凤;彭定辉;;主动外排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中的作用研究[A];2009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朱丹;李欣;;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分析[A];2005年浙江省呼吸系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洪波;贡联兵;;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药敏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徐海茹;田彬;岳娜;胡志东;;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结果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赵书平;姜梅杰;;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7 李春梅;钟晓祝;;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监测分析[A];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熊娟;梁丽红;;尿液中分离出产红脓素的铜绿假单胞菌[A];2012全国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丁艳苓;陈亚红;姚婉贞;宁永忠;;2007年-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邓丽华;许美荣;胡丽萍;;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瑞琴;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导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分子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蔡双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耐药变迁及差异蛋白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戴晓天;pH值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4 张若文;烧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陈林;铜绿假单胞菌内在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筛选及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魏殿军;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分析及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7 季京淑;铜绿假单胞菌MLST分型及耐药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廖如燕;广东地区三种医院感染革兰氏阴性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苏敏;光动力疗法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蔡东波;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检测与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鸿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和耐药株相关基因型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4 程新;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与耐亚胺培南菌株基因型检测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6年

5 张伟;烧伤患者分泌物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6 李琬琛;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基因调控及药物对其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7 CHANDA WARREN;亚麻酸联合妥布霉素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效应的群体感应系统机制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8 王贵年;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临床调查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9 刘蓉;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分子机理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陈媛媛;铜绿假单胞菌的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45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345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0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