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芳香湿化环境对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6-27 19:26
【摘要】:目的:脑卒中后患者出现肢体运动障碍,社会适应不良,造成患者发生反应性焦虑抑郁;病变在大脑,引起脑实质和神经元损害,导致5-HT,NE和DA等神经递质释放发生异常,引起焦虑抑郁。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病率文献报道在20%-79%,差异较大。临床治疗中,集中关注患者的肢体恢复和控制病变进展,对潜在的情绪问题和睡眠问题关注不足,影响患者的恢复和康复效果。本研究将传统芳香疗法理论与病室环境建设理念相结合,旨在为脑卒中患者营造芳香湿化环境,关注患者的情绪问题和睡眠问题,探讨芳香湿化环境对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卒中后抑郁障碍的护理干预提供补充和替代方法,为病室环境改造提供依据和可行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北省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9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卒中诊断标准,经过颅脑CT或MRI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修订的PSD诊断标准;8≤HAMD评分≤35,7≤HAMA评分≤20;有固定家属或照顾者陪伴,且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构音障碍、失语症、耳聋等不能配合者;有过敏史、激素依赖和精神病史者;嗅觉障碍者。脱落标准:患者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在试验过程中病情恶化,不能继续参加试验;患者或家属强烈要求退出试验;其他非主观原因导致的失访。采集患者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病程、发病年龄、吸烟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梗死灶数、抗抑郁药物使用情况、助眠药物使用情况、嗅神经功能等,对纳入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HAMA14)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改良Rankin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纳入观察组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措施: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保持病室适宜的温度(18℃-22℃)和湿度(50%-60%),给予患者健康指导,定期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受试者空白对照干预,具体方法:添加100ml蒸馏水至试验仪器中,连接电源,调节时间30分钟,雾量为中,将病室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的环境,试验仪器距离受试者鼻部20-30cm的距离,每天9:00-11:00(脾经主时,脾在志为思)干预一次,共持续8周。干预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之上取芳香物质提取物5滴,加入100ml蒸馏水中混合,给予患者芳香湿化环境的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2周,4周,6周,8周进行结局指标的评价。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进行统计描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进行假设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假设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假设检验。结果:1评定者内部一致性评定结果显示,Cronbach’s Al Pha0.70,可以认为两位评定者内部一致性较好。2受试者卒中部位结果显示,将每一部位定义为一个独立变量,统计每个部位发生的频次,结果显示,受试者共出现96部位的脑卒中。其中受试者中卒中发生频次最高的部位是双侧基底节区(29/96),其次是左侧枕叶(12/96),其他部位依次是左额叶(8/96),右顶叶(8/96),右枕叶(8/96),右侧基底节区(6/96),双侧额顶叶(5/96),侧脑室周围(4/96),多发梗死灶(3/96),左侧基底节区(3/96),左颞叶(2/96),左侧岛叶(1/96),双侧岛叶(1/96),脑干(1/96),脑桥(1/96),双侧放射冠(1/96),双额叶(1/96),左侧基底节(1/96),右侧颞顶枕叶(1/96)等。3两组HAMD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的结果。校正系数ε=0.468,结果显示,干预前后不同时间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54.659,P0.001),干预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9.977,P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5.419,P0.001)。两组受试者评分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比较结果显示,干预2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79,P=0.025),干预4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841,P0.001),干预6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81,P=0.003),干预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01,P=0.002)。两组受试者的HAMD评分随着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但是两组受试者评分均未低于8分。干预2周至干预4周,干预组HAMD评分下降速率均快于对照组,且干预组在干预2周,4周,6周时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但是6周和8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对照组受试者HAMD评分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前与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干预2周与干预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干预4周与干预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干预6周与干预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干预组与对照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125,P=0.002),总体上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8.326,P=0.001)。干预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4周,6周,8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随着时间变化,两组受试者的抑郁症状均有所改善,干预因素能有效促进抑郁症状的缓解。4两组HAMA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的结果。校正系数ε=0.697。结果显示,干预前后不同时间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2.952,P0.001),干预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4.132,P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0.150,P0.001)。不同时间点两组之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2周时两组HA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53,P=0.503),干预4周时两组HA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1,P=0.045),干预6周时两组HA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84,P0.001),干预8周时两组HA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979,P0.001)。两组受试者的HAMA评分随着时间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干预组在干预6周时HAMA评分低于7分,对照组在干预8周评分低于7分,可以认为干预组对焦虑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在干预前至干预2周时均呈上升趋势,干预组上升速率高于对照组,之后两组均呈下降趋势,干预组下降速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HAMA评分在5个时间点上的两两比较结果,干预前与干预2周,6周,8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干预前,干预2周与干预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干预4周,6周,8周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照组HAMA评分在5个时间点上的两两比较结果,干预前与干预2周,干预4周,干预6周,干预8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干预前与干预6周比较,干预2周与干预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干预4周,6周,8周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干预组与对照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363,P0.001)。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干预4周时干预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受试者焦虑症状改善效果更佳。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6.612,P0.001)。随着时间变化,两组受试者焦虑状况均有所变化,干预因素能帮助缓解受试者的焦虑。5两组PSQI评分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的结果。校正系数ε=0.605。结果显示,干预前后不同时间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3.397,P0.001),干预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2.361,P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8.239,P0.001)。两组受试者评分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比较结果显示,干预4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00,P=0.017),干预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29,P0.001)。两组受试者的PSQI评分随着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且干预组受试者在干预8周评分低于5分,对照组未出现评分低于5分。干预组受试者PSQI评分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任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照组受试者PSQI评分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任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干预组与对照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81,P=0.085)。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4.564,P=0.029)。随着时间变化,两组受试者睡眠状况均有所改善,但是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对受试者睡眠的影响无显著差异。6总体疗效比较结果。减分率大于50%时认为干预有效,其中干预组无效6(20.7%)例,有效23(79.3%)例,对照组无效14(46.7%),有效16(53.3%),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441,P=0.035)。结论:1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可能与卒中部位有关:两组受试者多有双侧基底节区,左侧枕叶和左侧额叶等部位的梗死灶。2芳香湿化环境干预可改善卒中后抑郁障碍:两组受试者的HAMD评分随着时间推移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干预8周的评分没有低于8分;在干预4周时,干预组受试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芳香湿化环境干预可缓解受试者焦虑:两组受试者HAMA资料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干预8周评分低于7分;两组相比,干预6周,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4芳香湿化环境干预对受试者睡眠质量无明显改善:两组受试者PSQI评分随着时间推移均呈现下降趋势,且干预8周干预组评分低于5分;但两组比较,干预效果无差异。5芳香湿化环境干预可提高疗效:干预8周两组疗效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临床可以将芳香疗法作为一种补充和替代疗法对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进行干预。综上所述,芳香湿化环境的干预对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焦虑状态在干预4周后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473.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珍珍;张春红;王丽;白玮婧;;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J];河南中医;2016年11期

2 籍玉红;刘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04期

3 刘勇;姚丽娜;韦建武;安平顺;;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与卒中部位的关系探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8期

4 林慧;梅全喜;;《肘后备急方》对芳香药物外治疗法的贡献[J];中药材;2015年06期

5 方跃坤;李悦伟;董玉山;曹颖;徐丁洁;;论中医郁证理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6 逄冰;刘文科;周强;刘洪兴;仝小林;;芳香药物效用探析[J];中医杂志;2013年18期

7 高冬梅;;郁证研究的思考——古今郁证病机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06期

8 陈华;金阳;;香疗在中医临床的应用[J];湖北中医杂志;2013年02期

9 彭颖;夏厚林;周颖;王建;吴强;郭帅;贾芳;;苏合香与安息香中挥发油成分的对比分析[J];中国药房;2013年03期

10 史福平;杨观涛;冯慧玲;刘超;王惠凌;邸卫英;李会敏;张杏红;;血清细胞因子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季铭;基于鼻粘膜色谱效应的双腔室仿生嗅觉系统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2 陈爱敏;5-羟色胺1A受体、G蛋白β3亚基基因多态性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07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507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e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