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
【图文】:
结 果3.2 疗效评估3.2.1 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分别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20×109/L、50×109/L、100×109/L 的持续时间,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20×109/L 的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而血小板计数≤50×109/L和 100×109/L 这两个时间段,rhTPO 为(20.40±6.07)d 和(24.96±7.99)d,相比空白组的(23.68±7.63)d 和(29.43±9.44)d,,均有所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3.2 及图 3.1。表 3.2 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组别 TPO 组(54 例) 空白组(32 例) P 值≤20×109/L 的持续时间(d) (14.26±3.35)d (14.10±3.51)d 0.901≤50×109/L 的持续时间(d) (20.40±6.07)d (23.68±7.63)d 0.031*≤100×109/L 的持续时间(d) (24.96±7.99)d (29.43±9.44)d 0.032*
图 3.2 两组血小板累积输注量对比板重建延迟的发生率O 组中观察到有 5 例患者发生血小板重建延迟(DPE),DPE 的4,9.3%),空白组中有 8 例患者出现 DPE,发生率为(8/32,25%),P=计学意义。详见图 3.3。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45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慢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年04期
2 杨默;邱明慧;;血小板生成素的发现及应用[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8年04期
3 钟辉;闫晓红;崔翠花;侯杰;张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吉西他滨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癌症进展;2016年10期
4 李林国;杨帆;宣建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中国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预算影响分析[J];中国医疗保险;2017年02期
5 徐长荣;金阿荣;李玲;李丽梅;;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年10期
6 赵晓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胃癌患者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年10期
7 沈军;;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年40期
8 陶红;何正梅;史文婷;张权娥;丁邦和;王春玲;;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分析及对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年08期
9 胡晓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09期
10 曹波;;升血小板胶囊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丽;刘延方;孙慧;谢新生;姜中兴;孙玲;万鼎铭;刘林湘;;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魏昱;侯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3 刘琳;;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的测定[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华宝来;邹农;樊晓红;赵永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多疗程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魏昱;侯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11年
6 沈建良;黄友章;尹文杰;岑坚;郑培浩;宫立众;张燕;;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基质细胞培养的影响[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珊珊;蒋慧;夏敏;;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在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表达[A];第十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8 郑秋惠;王淑萍;王燕虎;孙芳;王法林;李清梅;贾小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3例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王妍;马怀幸;刘天舒;;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荟萃分析[A];第八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郑杰;马静瑶;苏雁;杨菁;张瑞东;吴润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7例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艾阳;“863”新成果“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沈诞生[N];辽宁日报;2005年
2 杨玲玲;世界首个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获准上市[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陈咏梅;促血小板生成素临床应用前景广阔[N];医药经济报;2002年
4 记者 金振蓉;国家一类新药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研制成功[N];光明日报;2003年
5 ;国家一类新药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研制成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6 光闻;血小板减少症新战略[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吴瀚;血小板减少不再可怕[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十年磨砺阳光品牌[N];医药经济报;2003年
9 陶春祥;TPO诊断治疗血小板疾病的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记者 聂翠蓉 何建昆;自主创新使三生领先国际市场[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利刚;血小板生成素、右丙亚胺在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宁云山;人血小板生成素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初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3 杨惊;血小板生成素及T、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4 刘雪娜;TPO受体激动剂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5 王小云;HBV慢性感染患者血小板动力异常及其血小板减少的免疫机制[D];复旦大学;2013年
6 张旭;妊娠合并ITP患者血清TPO水平及其鉴别诊断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方媛;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9年
2 鲁渊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9年
3 王君妍;血小板生成素对化学性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4 徐晶;促血小板生成素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D];兰州大学;2013年
5 王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脂多糖诱导体外血小板凋亡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6 Joyce Tumaini Massaro;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治疗儿童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荟萃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7年
7 王苗苗;地塞米松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用于成人ITP一线治疗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8 刘蕾;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在急性炎症状态的变化及意义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9 谢许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和血浆TPO水平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10 郭浩瀚;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回顾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99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59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