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血液透析患者转运交接ISBAR框架构建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16:24
【摘要】:目的:初步构建规范、科学的血液透析住院患者转运交接框架,旨在完善交接流程,减少因沟通或交接不当发生的不良事件,提高护士交接班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1)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8个省、直辖市19名护理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每轮函询后据各条目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对条目进行筛选,分别计算专家积极系数Cj、专家权威程度Cr、指标和谐系数。两轮函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形成预实验版交接框架。血液透析患者转运交接ISBAR框架即身份、病情、背景、评估、建议(identification、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ISBAR)。(2)使用血液透析患者转运交接ISBAR框架预实验版选取30名护士对30名患者进行临床预实验,交接患者过程中护士对各条目无不理解之处,经课题组讨论后无需修改各条目,最终形成血液透析患者转运交接ISBAR框架最终版。(3)正式实验采用便利抽样法将重庆市某三甲医院肾内科、血透室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ISBAR框架转运交接患者,对照组采用科室原有口头交接方式对患者进行交接。比较两组护士平均交班时间、床边交接班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ASR)得分。(4)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重庆市某三甲医院肾内科190名血液透析住院患者,实验组接受ISBAR转运交接框架,对照组接受原有口头交接方式。干预后一周及出院前一天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床边交接满意度。结果:(1)本研究两轮专家积极系数Cj分别为86.36%、100%,专家权威系数Cr为0.78、0.8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1,P值均0.05。通过统计学方法,结合两轮专家意见对条目进行筛选形成预实验版本,包括5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2)预实验结果较好,护士对各条目理解程度好,未修改条目。(3)干预后一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总分(63.23±5.14,51.66±3.10)分、互动式交接(22.05±2.60,18.05±1.45)分、尊重与倾听(14.68±1.67,11.36±1.78)分、协调交接(26.49±2.63,22.25±1.87)分,三个维度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出院前一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总分(66.49±4.60,54.58±3.37)分、互动式交接(23.18±2.22,19.17±1.64)分、尊重与倾听(15.08±1.50,12.67±1.43)分、协调交接(28.23±2.83,22.74±2.05)分,三个维度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各条目比较条目p值均小于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实验组、对照组护士满意度总分分别为(82.81±3.04,71.44±8.17)分,促进护士交班效力与效率(9.88±0.34,8.81±1.33)分,保证患者安全(9.88±0.34,8.50±1.83)分,促进患者参与(9.88±0.34,8.56±1.37)分,增进护士监督责任、合作(23.63±2.39,20.19±3.97)分,提供患者所需信息(29.56±0.73,25.38±2.78)分,5个维度和总得分两组护士差异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6)比较两组护士交班时间,实验组为(493.77±35.50)秒,对照组为(641.44±34.17)秒,结果显示实验组平均交接时间少于对照组,p值小于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两组护士在护士床边交接班评分不合格次数比较,实验组为1(2.1%)次,对照组为8次(16.7%)。结论:构建规范科学的交接框架是高效、安全交接患者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基于ISBAR标准沟通工具结合血透患者专科病情交接特点,采用德尔菲法构建的血液透析患者ISBAR转运交接框架,经临床实践证实该转运交接框架能有效交接血透患者病情,提高护理人员交接班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及护士对交班质量满意度,适用于病房与血液透析室之间患者转运交接。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47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晶;周保洪;;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分析[J];贵州医药;2017年01期

2 刘学英;黄丽华;邹翼霜;吕慧;居俏艳;章梅云;邵乐文;赵雪红;;转运核查单的编制及在院内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6年12期

3 刘晓燕;张群;张曦;;品管圈在提高心血管外科患者转运安全率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年06期

4 邓碧兰;黄伟平;;标准模式化护理在急诊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年28期

5 朱小琪;祝春梅;;标准化手术患者转运流程在提高手术患者安全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年15期

6 张允忠;冯静;刘德义;张华锋;胡本玲;杨广盈;崔继帧;;以风险评估和干预为主导的确认单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7年10期

7 郑洋;王宝春;;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重症患者转运物品遗漏率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6年29期

8 张杏婷;;预见性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年14期

9 罗利珍;陆红日;;患者转运和交接改进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年11期

10 杨银玉;孙莉;程慧玲;陈婷;赵美玲;;重症患者转运前核查程序的设计及应用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婧婧;韩小琴;孙琳;;应用品管圈降低急诊危重患者转运风险的实践[A];第七次全国中毒与危重症救治学术年会、第二届宝安急危重症高峰论坛、国家级继续项目“心肺复苏与急危重症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5年

2 江敏;黄素芳;邹灯秀;郭春玲;;清单式交接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韦梅;;急诊危重患者转运影响因素及评估现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时茜;刘青;;手术后患者转运安全护理管理[A];2012年河南省现代手术室护理安全暨管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潘向滢;赵雪红;陈霞;;危重病患者转运记录单的设计和应用[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丁婧婧;聂时南;;应用品管圈降低急诊危重患者转运风险的实践[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赵惠敏;;手术患者转运模式改革浅析[A];全国第12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8 程小丽;;急诊危重患者转运的观察与护理[A];2014年河南省急诊新业务、新视角、新理念及规范化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冯丽;张育红;王萍;卢爱萍;管灵芝;周婉婷;杨新梅;;品管圈活动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刘家红;郑显兰;;以安全文化为背景的医院危重患者转运流程再造研究[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罗志华;患者转运责任不能由家属承担[N];健康报;2017年

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张振宇;重症患者别轻易转运[N];健康报;2013年

3 记者 吴佳佳;卫生部公布甲型H1N1流感病例转运方案[N];经济日报;2009年

4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龚勋 付晶 整理;我对基层需求的体会[N];健康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恬;血液透析患者转运交接ISBAR框架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2 刘家红;以安全文化为背景的医院危重患者转运流程再造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3 刘学英;风险评估和干预为特征的危重患者转运核查单对院内转运安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00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00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5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