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双能量CT在卵巢浆液性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7 05:28
【摘要】:目的:探讨双能量CT(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在卵巢浆液性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病理确诊为卵巢浆液性癌31例。术前10天内采用德国西门子Force CT扫描仪行全腹常规平扫及DECT增强双期扫描。由两位高年资医师双盲法阅片,观察记录DECT图像上淋巴结的位置、大小、平扫CT值、动静脉期CT值、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及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观察并记录卵巢肿瘤原发灶的位置、肿瘤突破包膜、盆腔浸润、腹膜种植、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信息。跟踪手术并记录术中所见的盆腹腔情况及手术过程,术中所取淋巴结做好标记后,再次行DECT扫描,若淋巴结的形态、大小、部位与术前图像不同则视为不能匹配。最后将DECT扫描图像的观察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对淋巴结各参数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以Youden指数最大时的界值为诊断阈值,计算其特异度、敏感度。根据DECT扫描图像判断卵巢浆液性癌术前分期,分别计算DECT在诊断原发病灶、肿瘤突破包膜、盆腔浸润、腹膜种植、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后采用Kappa检验比较DECT术前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一致性。检验水准为P0.05。结果:31例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中,手术病理确诊伴有淋巴结转移者17例,无淋巴结转移者14例,共有46枚转移性淋巴结和355枚非转移性淋巴结纳入本研究。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在短径、短长径比值、动静脉期CT值、动静脉期NIC、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静脉期NIC的诊断准确性最高(ROC曲线下面积=0.872),当NIC=0.51时,诊断卵巢浆液性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为84.50%,敏感度为87.00%。在卵巢浆液性癌分期的研究中,手术病理分期I期6例,II期3例,III期20例,IV期2例。DECT术前分期I期6例,II期4例,III期19例,IV期2例,DECT对卵巢浆液性癌术前分期总的准确性为83.87%,对单双侧病灶、肿瘤突破包膜、盆腔浸润、腹膜种植、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诊断的准确性为83.87%-100%,特异性为80.00%-100%,敏感性为70.00%-100%。DE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Kappa指数为0.772,P0.05,提示二者的诊断一致性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能量CT在卵巢浆液性癌的术前分期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有利于术前淋巴结定性评估,为临床医师明确治疗方案、拟定手术方式和范围提供较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图文】:

扫描图像,淋巴结,双能量,扫描图像


术后淋巴结双能量CT扫描2a术中所取的淋巴结标本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液浸泡后立即行DECT扫描;2b离体淋巴结扫描图像

淋巴结,术中,闭孔淋巴结,示例


图 1 术中淋巴结标本标记示例1a 左闭孔淋巴结组;1b 左腹股沟淋巴结组;1c 左髂外淋巴结组;1d 右闭孔淋巴结组;1e 右腹股沟淋巴结组;1f 右髂内淋巴结组;1g 右髂外淋巴结组;1h 右髂总淋巴结组。图 2 术后淋巴结双能量 CT 扫描efhgab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7.31;R730.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珊;路红;刘军辉;张楠;刘懿;;联合检测血清糖类抗原标志物在女性绝经前后卵巢浆液性癌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年11期

2 梁晓霞;高宝红;刘改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4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年12期

3 吴春;韦玮;石群立;;卵巢浆液性癌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年10期

4 裴澄;王敏;胡婷;齐麟;史聪;刘易斯;;精脒合酶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年09期

5 李晓菊,晏培松;卵巢浆液性癌HSP70及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6期

6 魏丽;刘萌萌;曹汴英;;46例卵巢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年04期

7 周晓峰;郭新建;张易青;张鑫;;人附睾分泌蛋白4对卵巢浆液性癌的诊断价值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2018年07期

8 赵立武;申彦;师宜荃;刘艳;刘易欣;;P16 P53 CyclinD1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12年07期

9 佟晓光;郭科军;张颐;刘云鹏;徐惠绵;;缺氧和新生血管生成与晚期卵巢浆液性癌腹膜播散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年19期

10 郑绘霞,梁建芳;P_(16)抑癌基因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孔北华;;子宫内膜及卵巢浆液性癌发病模式[A];2011中国妇产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学术年会暨生殖健康讲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李兰芳;罗清雅;谢哲;李贵琴;毛成毅;刘毅;温馨;尹娜;曹建中;王婧;李力;余建华;王芳;易萍;;RNA结合蛋白eIF4G1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A];2016全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第一届江浙沪中西医结合妇产科高峰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6年

3 王欣彦;王敏;马影;王静云;何旖旎;岳阳;高山;;KDR在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文丽;曹阳;成树贞;;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琦;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6在卵巢浆液性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贵州医科大学;2016年

2 刘思伟;基于组织芯片筛选多种相关蛋白建立卵巢浆液性癌的分子分型[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杨洁;HIF-1α与卵巢上皮性癌血管生成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4 相丽;卵巢浆液性癌的起源及诊断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李杰;卵巢浆液性癌的细胞起源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唐浩莎;miR-9通过靶向TLN1抑制卵巢浆液性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茜;双能量CT在卵巢浆液性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分析[D];遵义医科大学;2019年

2 吴丹;TSLC-1、STAT3、HER-2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南华大学;2018年

3 夏金华;人卵巢浆液性癌中ser190位磷酸化的PR、FOXO1A、FOXO3A的表达及意义[D];遵义医学院;2018年

4 刘易斯;miR-650靶向调控DAPK3对卵巢浆液性癌紫杉醇化疗耐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5 沈旭霞;卵巢浆液性癌两级分级系统在临床病理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马丽;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MicroRNA表达谱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7年

7 马美英;CA125、HE4及ROMA指数在早期卵巢浆液性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17年

8 冷小飞;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Hugl-1与aPKC的表达及意义[D];浙江大学;2010年

9 姜欢欢;长链非编码RNA-ROR通过Wnt通路诱导高级别卵巢癌EMT特性的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10 周晔;KDR mRNA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02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02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b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