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1q、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05:43
【摘要】: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指心脏上的冠状动脉因一系列的因素导致给心脏供血的动脉管腔发生狭窄、痉挛或闭塞,从而出现心肌缺血缺氧,严重的时候发生心肌细胞坏死,在临床上患者表现为胸痛、胸闷、憋气,偶伴有双上肢尺侧、后背或肩颈部放射痛。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死率极高,位居于我国成年人心血管疾病死亡中的首位,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损害了人们的健康,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每一个家庭带来了痛苦,增加了每一个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消耗着社会医疗资源,给国家造成了极重的负担。随着现阶段医疗水平的进步,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迅猛期,物质资源极大的丰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导致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趋于年轻化,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上升。冠心病的病因极其复杂,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一致认为它与年龄、遗传、环境、生活饮食习惯、肥胖、炎症、代谢等有都有关,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冠状动脉管壁硬化、粥样斑块形成,或冠状动脉管痉挛等,再此基础上出现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标志物已被找出,其中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补体(C1q)等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临床工作者的广泛的关注,同时也有大量的文章报道了一些研究结果。但报道的研究多以一个单一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而且在不同的研究者中报道的结果存在矛盾之处,因此,本研究通过联合检测血清补体C1q、Hs-CRP的水平,旨在探讨两者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评估病情提供依据。目的:探讨血清C1q、超敏CRP(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4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4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后入选者有406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根据既往是否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史或本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冠脉狭窄程度是否≥50%,将4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0例)和冠心病组(20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补体C1q、Hs-CR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206例冠心病患者(按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及中国医学会制定的冠心病命名、诊断标准)进一步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86例)组、急性心肌梗死组(52例)(含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比较三组患者血清补体C1q、Hs-CRP水平。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回归分析综合评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计算比值比(OR值)和95%置信区间(95%CI)。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血清C1q水平为(195.32±65.50)mg/L,冠心病组血清C1q水平为(175.75±40.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为(2.74±1.83)mg/L,冠心病组血清Hs-CRP水平为(3.86±1.2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6,95%OR=1.009~1.064,P0.05)、糖尿病(OR=4.629,95%OR=2.159~9.924,P0.05)、LDL(OR=2.965,95%CI=1.286~6.835,P0.05),GLU(OR=1.033,95%OR=1.246~1.856,P0.05),Hs-CRP(OR=1.509,95%OR=1.225~1.859,P0.05)是CHD的危险因素,C1q(OR=0.991,95%OR=0.983~0.998,P0.05)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对冠心病组进行亚组分析,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Hs-CRP水平为(2.86±1.24)mg/L,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Hs-CRP水平为(8.67±1.62)mg/L,急性心肌梗塞组血清Hs-CRP水平为(12.56±2.23)mg/L,急性心肌梗塞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C1q水平为(184.22±48.32)mg/L,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C1q水平为(146.72±36.14)mg/L,急性心肌梗塞组血清C1q水平为(152.44±33.60)mg/L,急性心肌梗塞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稳定性心绞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1q与冠心病负相关、Hs-CRP与冠心病正相关,两者是冠心病的可靠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可以作为临床上较可靠的冠心病诊断、评估预测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医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41.4;R446.1
本文编号:2613007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医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41.4;R44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翠兰;;高敏C反应蛋白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3年05期
2 刘岩;蔡久英;;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年02期
3 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12期
,本文编号:2613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130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