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16:14
【摘要】:研究背景: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的过程,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先前受限于颅内动脉成像技术,相对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较少有研究关注颅内动脉粥样化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江苏省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94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ICAS)患者的资料。测量其血浆Hcy水平并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u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评估颅内斑块强化等级。根据临床信息及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点将患者分为症状组和无症状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在基线资料、Hcy水平、斑块强化等级之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斑块强化等级和Hcy水平的相关性。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和其他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血浆Hcy水平与斑块强化等级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用曲线下面积(AUC)诊断效能参数评价斑块强化等级、Hcy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症状组75例,无症状组19例,两组在Hcy水平(P=0.001)和斑块强化等级(P0.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斑块明显强化与高Hcy呈正相关(r=0.40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Hcy水平与斑块明显强化独立正相关(P0.001,OR 6.31,95%CI 2.47-16.12)。ROC曲线显示斑块明显强化与高Hcy联合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AUC(0.871)高于二者单独的AUC(0.755、0.71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颅内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且两者联合会增加急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图文】:

男性,斑块,大脑中动脉,高血压


a b c d e图 1 a-e 男性,68 岁。高血压,,高 Hcy。a.左侧大脑中动脉 M1 段重度狭窄;b . DWI左侧基底节区高信号;c. T2WI 示斑块呈稍高信号;d.T1WI 示斑块呈等信号;e. 增强描斑块呈明显强化。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斑块,条形图,曲线显示


图2条形图显示的斑块不同强化等级所对应的不同Hcy(高Hcy或正常Hcy)的虎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3.3;R44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宁;董治燕;李海军;高晓嵘;;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J];血栓与止血学;2019年03期

2 胡瑞婷;覃冬华;胡瑞光;冯晓敏;;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筛选和功能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01期

3 宋瑞;苏同生;;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与性别、合并疾病的关系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12期

4 徐华伟;;缺血性脑卒中与多位点遗传风险计分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07期

5 陈梦萦;展淑琴;车璐;曹军霞;张晓冬;石金铭;巩付华;郑少微;;双抗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血小板高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年04期

6 李爱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9年04期

7 杨心怡;郝俊杰;李刚;;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9年01期

8 张佳琪;王迪;朱雨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年04期

9 彭雅妮;张新萍;肖政辉;;儿童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9年02期

10 夏宏林;郝维敏;刘杰;赵开雷;杨晓春;钟平;;脂蛋白A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价值及最佳切点值选择[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莹莹;蔡云鹏;;基于多组学的缺血性脑卒中时间依赖的细胞因子模块挖掘与分析[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李宓儿;王菊;张露;杜旭东;朱彩蓉;;实验室有关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复发的关系[A];2017年中国卫生统计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3 冯婧;姚斯韵;殷庆培;乔利军;招远祺;;贫血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文献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4 潘经锐;彭英;;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力治疗方法—远程缺血适应(综述)[A];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5 蔡文艳;;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脑血管特征及病因分析[A];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6 皮燕;胡子成;张莉莉;;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A];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7 殷梅;聂小改;张圣;朱榆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缺血性脑卒中[A];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8 彭国平;袁圆;吴珊珊;何芳萍;刘晓燕;罗本燕;;外周血microRNA-let-7e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潜在生物标记物[A];2015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9 袁文肖;李新;;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10 杨瑞;李新;田晓琳;王林;杜艳芬;;非瓣膜性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健康时报记者 梁缘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邹争春;缺血性脑卒中有了救治新方案[N];健康时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杨志云;中医药治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价值和新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

3 傅谭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治缺血性脑卒中[N];科技日报;2015年

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刘 波;手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N];大众科技报;2004年

5 杨声瑞 赵强;缺血性脑卒中病因有新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杨伟中;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的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杨伟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治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冯 瑶;预防中风更重要[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叶新;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10 魏开敏;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ABC[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硕;他汀类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杨敬源;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NT-proBNP和Calectin-3水平对其预后影响[D];苏州大学;2018年

3 苏增锋;心踝血管指数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4 赵芳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白质病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5 王媛;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认知障碍与非急性期假性延髓情绪发病关联性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6 邓齐文;长链非编码RNA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在卒中后免疫抑制的分子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7 方慧;脑血流动力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严重程度及皮层微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8 张猛;外周血CYP1A1基因多态性及miR-497表达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和预后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9 钟萍;他汀药物对主要脑血管事件二级预防的比较研究:系统评价及网状Meta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10 李蕾;FCGR2A基因和TBXAS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梅;28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陈昭霞;MAPK信号通路MAPK1和PRKCA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关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3 郭晓婧;C14orf119基因3'非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的关联及功能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4 王君;启动子区SNPs及DNA甲基化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BCA1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5 谢红艳;益气补髓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肢体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杨翠;缺血性脑卒中后急性高血压反应及血清CTRP9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9年

7 罗丹阳;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网状meta分析和改良TOAST分型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

8 刘阅;福州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解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10 张子涵;通脉颗粒治疗阴虚瘀热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74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74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5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