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13:16
【摘要】:目的:了解慢性耳鸣患者焦虑、抑郁的现状;探索适用于耳鸣患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认知行为方案,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改善耳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对比认知行为疗法应用前后患者的耳鸣改善程度,提高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学方法对于耳鸣患者康复重要性的认识。方法:本研究应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1.利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遵循严格纳入排除标准,取2017年4月-2017年7月间在某省某三甲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门诊就诊的74名恼人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在经过培训的耳鼻喉科护士指导下,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耳鸣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2.所有试验对象都将接受常规护理,即常规宣教与声治疗,常规宣教以团体方式讨论会方式进行每周进行1次,持续8周;声治疗将自然声掩蔽音输出到光盘或手机移动设备,患者可携带至家中,进行聆听。每天1~2h,持续8周。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认知改造技术与渐进性肌肉放松),总干预期为2个月。3.干预2个月时再次随访,由耳鸣患者再次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耳鸣一般情况调查表、SAS、SDS以及THI。4.运用Excel软件收集患者干预前、后的全部试验资料,利用SPSS22.0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具有方差齐性的定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1.本次研究共入组74例患者,干预组37例,对照组37例。在干预过程有4例患者失访,最终剩余样本70例,干预组、对照组各35例。2.70例耳鸣患者的SAS评分(68.58±11.65分)、SDS评分(44.12±8.21分)均高于常模,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轻度、中度焦虑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0.00%,43.33%,16.67%;无、轻度、中度抑郁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0.11%,40.11%,9.78%。3.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耳鸣患者在干预前的年龄、性别、是否接触噪声、居住情况、人均月收入等一般情况和疾病相关情况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运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干预组得分分别为66.42±13.25,45.12±6.21,对照组为64.35±12.98,43.21±5.56,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耳鸣残疾量表及其C、E、F分量表评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4.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49.58±3.56)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34.25±5.21)分、耳鸣残疾评估量表总评分(25.67±16.84)分及其C分量表得分(2.98±1.90)分、E分量表得分(10.54±3.63)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2月后的耳鸣残疾评估量表的F分量表评分(功能性评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在声治疗的基础上有效改善恼人性患者的耳鸣状况,同时也可缓解其焦虑、抑郁倾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耳鸣患者,声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比单纯声治疗更有效。本研究进行认知行为疗法中所使用的具体措施可以为临床耳鸣的心理学治疗提供参考。
【图文】:

抑郁水平,患者,年龄


组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的差异性比较组的 70 例恼人性耳鸣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其中男性占比为 45.8% 54.2%,最小年龄为 29 岁,最大年龄 77 岁,年龄均数为 50.1±6.8 岁.0%,与家人/朋友合住占 80.0%;高中及高中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患体的 45.8%、54.2%;人均月收入高于 3000 元者占 37.1%,低于 3000 元

治疗效果,患者,对照组,统计学意义


图 3 两组患者干预后治疗效果的比较表 6 可见,,干预组患耳 45 只,对照组患耳 46 只。干预组治疗有效于对照组(45.7%),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6 干预结束后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 干预组(n=45) 对照组(n=46) χ2值 耳数* [n(%)] 30(66.7) 21(45.7) 105.64 耳数 [n(%)] 15(33.3) 25(54.3)数为痊愈耳、显效耳与有效耳数之和。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473.7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皇洒洒;;认知行为疗法对2型糖尿病抑郁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9年07期

2 徐礼云;;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焦虑症治疗述评[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3 韦宏霞;雷淑蓓;;浅析认知行为疗法在高校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4 赵玉蓉;廖雨娟;;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患者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年21期

5 王冲;;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哌罗匹隆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年03期

6 黄海燕;;盐酸氟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30期

7 汤健;;认知行为疗法:让员工发现更好的自己[J];人力资源;2016年06期

8 朱丽;郭丝锦;夏效升;王旭;;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癌症进展;2016年05期

9 叶凤珍;陈远岭;张金霞;丛戎;惠李;丁智慧;;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25期

10 郭瑛;阳文彬;陈旭辉;龚卫林;陆翠谊;李爱娟;;居家认知行为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界峰;;常见的认知行为疗法流派及其历史沿革[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15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2届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年会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彦恒临床经验学习班论文集[C];2016年

2 邓益东;陈涛;文国强;潘速跃;;自助式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年

3 王海军;;认知行为疗法成功治疗轻抑郁一例[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谢传革;郭秀珍;李秀玲;刘庆海;;集体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障碍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黄治物;王陈荣;李蕴;吴皓;;耳鸣的认知行为疗法[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戴学礼;;认知行为疗法在服刑人员矫治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穆玲;;对认知行为疗法理论及应用的探索[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鑫源;姚树坤;王慧静;牛冰玉;陈佳良;;认知行为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A];第三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9 龙红;金美慧;祝卓宏;;接纳承诺疗法与传统认知行为疗法的比较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10 丁红英;张燕凌;;帕罗西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肾小球肾炎[A];2014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青年医师论坛暨内科常见病规范化诊疗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宝和;不用药也能对付失眠[N];科技日报;2004年

2 韩开雷 徐慰 刘兴华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研究所;正念训练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认知行为疗法可治“疑病症”[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陶玉坚;重视“癌症相关疲劳”[N];扬州日报;2006年

5 史先振;想要怀孕 学会减压[N];健康报;2006年

6 王鑫方;失业也“伤”心,英政府助民治“心病”[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本报记者 房琳琳;这十年,大脑科学的十大进步[N];科技日报;2014年

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马辛;止痛有“心药”[N];健康报;2011年

9 赵育林 陈静;社区矫正 灵魂的救赎[N];江苏法制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学琴;社区居民抑郁状态及早期干预有效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晓燕;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周易;高龄老人失眠障碍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3 卢小叶;针刺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大学生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游馥蔚;简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障碍临床疗效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8年

5 李维静;认知行为疗法对冰毒滥用者预防复吸的干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6 范竹;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焦虑的疗效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7 刘舒;认知行为疗法介入贫困儿童问题行为矫正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8 张驰;认知行为疗法对胶质瘤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9 屠静;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主观性头晕的疗效观察[D];苏州大学;2017年

10 李湾;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干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6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76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6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