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性态度与童年创伤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07:02
【摘要】:目的:调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和功能失调性态度与抑郁程度、童年创伤、父母教养方式现状。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性态度的影响因素及与童年创伤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有助于从认知角度为青少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门诊就诊及病房住院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51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评抑郁量表(SDS)、儿童期创伤问卷(CTQ)、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自动思维问卷(ATQ)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本研究共选取151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其中16~18岁患者101例(66.88%);女性患者84例(55.62%);患者高中及以上学历者98例(64.90%);父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者78例(51.65%);母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者81例(53.64%);核心家庭者115例(76.16%);城市居住者85例(56.29%)。2.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性态度在人口学资料、抑郁程度、童年创伤上的差异比较青少年抑郁症自动思维在年龄、学历、不同抑郁程度、有无童年创伤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抑郁症功能失调性态度在年龄、学历、母亲文化程度、不同抑郁程度、有无童年创伤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性态度与童年创伤、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青少年抑郁症自动思维和功能失调性态度与情感忽视、情感虐待、躯体忽视、躯体虐待、父母过度保护、父母拒绝呈正相关(r=0.161~0.583,P0.05),与父母情感温暖呈负相关(r=-0.159~-0.416,P0.05)。4.影响青少年抑郁症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性态度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自动思维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情感虐待、情感忽视、父亲过度保护。三个变量联合解释自动思维42.6%的变异量(R2 =0.426,F=38.087,P0.01)。对功能失调性态度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母亲过度保护、情感虐待、学历。三个变量联合解释功能失调性态度 34.0%的变异量(R2=0.340,F=26.710,P0.01)。结论:1.青少年中、重度抑郁症患者比轻度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得分高。2.有童年创伤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比无童年创伤者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性态度得分高。3.青少年抑郁症自动思维和功能失调性态度与童年创伤中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虐待、躯体忽视及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有一定的相关性。4.青少年抑郁症童年创伤中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和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过度保护能显著预测其自动思维;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学历、童年创伤中的情感虐待和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母亲过度保护能显著预测其功能失调性态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473.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礼霞;梁光利;;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功能失调性认知态度与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年08期

2 马芳;巫建菊;;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与自动思维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年01期

3 杨碧秀;王志强;曹磊明;王国强;程灶火;;父母教养方式差异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年06期

4 李萍;柳雨希;陈西庆;王惠萍;李文静;;童年创伤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年07期

5 于增艳;杨盼盼;曹雪莲;付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大学新生自动思维及社会支持间关系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年23期

6 郑昕月;玄莉;杨露露;姚树桥;肖晶;;大学生功能失调性态度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日常应激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5期

7 杨琪;刘勇;董毅;;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亲属童年创伤与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述情障碍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年04期

8 王灵灵;李秋丽;戴秀英;余学;;大学生自杀意念者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03期

9 吴韦玮;陆邵佳;位照国;彭红军;李凌江;;童年虐待经历及认知偏差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4期

10 宋锐;刘爱书;;儿童心理虐待与抑郁: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丽新;孙伟力;王亚丽;;自动思维和应付方式的特点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A];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传统;中学生抑郁症患者生活事件、功能失调性态度与抑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郭晓娜;青少年抑郁症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3 曹雪龙;抑郁倾向大学生的童年创伤研究[D];鲁东大学;2015年

4 周天下;自动思维的脑结构基础以及影响因素初探[D];西南大学;2014年

5 吴韦玮;伴童年创伤抑郁症的认知功能和认知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张美;大学生自我接纳、元情绪与负性自动思维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丹;中学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吴志霞;负性自动思维的因素分析及其在应激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6年

9 亢莉;大学生抑郁与应激源、认知评价、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卞清涛;焦虑、抑郁与焦虑抑郁障碍共病认知障碍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77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77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8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