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对早期脑梗死评估价值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4 19:47
【摘要】:目的本研究应用MR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观察临床早期脑梗死的扩散改变并分析各参数随时间的演化规律,评价DKI显示最终梗死灶范围的能力,探讨扩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 MRI)新技术在缺血性脑损伤病变过程的评估价值。材料和方法1、材料: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5名早期脑梗死患者,年龄最大者92岁,最小者48岁,平均年龄70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均于发病7天内检查头颅MRI;综合文献及其发病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超急性期组(5例)、急性期组(7例)、亚急性早期组(14例)、亚急性晚期组(9例),其中10例患者在脑梗死后30天(恢复期)复查头颅MRI常规序列。2、仪器及图像后处理:MRI扫描使用Siemens 3.0 T Magnetom Verio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及标准8通道相控头颅线圈,扫描序列包括轴位T1WI(FLAIR)、轴位及矢状位T2WI(FSE)、DWI及DKI。使用DKE软件对DKI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解读出DKI及校正后的DTI数据信息,并生成相应的NIf TI格式图像。3、数据测量与统计:使用Image J软件对数据进行读取、测量与记录。在梗死区及其对侧镜像区的正常脑组织对称性放置至少三个感兴趣区(ROI),测量并记录感兴趣区的MK、AK、RK、MD、AD、RD、FA各值的平均值,并计算梗死区域各参数的百分比变化率;在MK、MD图上所显示的最大病灶层面手动勾画病灶范围(mm2),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并以同样方法测量复查患者的T2WI最终梗死灶面积(mm2)。使用SPSS(22.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早期脑梗死患者的DKI及DTI改变,病变侧及对照侧的MK、AK、RK、MD、AD、RD及FA值随时间演化特点的比较、MK与MD图所示病灶范围的差异分析均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梗死区MK、AK、RK、MD、AD、RD、FA值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复查T2WI最终梗死灶面积与首次MK、MD图病灶面积的相关性。结果1、早期脑梗死区域在MK、AK、RK图表现为不均匀的高信号,而在MD、AD、RD图呈均匀的低信号。病变侧的MK、AK、RK值在脑梗死后升高,于急性期升高达峰值后逐渐减低,急性期各值分别为1.86±0.28、1.79±0.16、1.90±0.26,上述参数在该时期升高最为显著,变化率分别为89.82%、92.47%、79.25%;病变侧的MD、AD、RD值在脑梗死后减低,于急性期降至最低,分别为0.38±0.03μ3,

本文编号:2678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78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6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