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图文】:
了急性白血病患儿的病情分级,是客观指标。“急”指患儿的急值,“危”指处于“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的患儿,其一般”。依据—创伤后成长模型(A Model of Posttraumatic型由 Tedeschi 和 Calhoun 提出[22],对 PTG 做了最为全面的描的发生机制。成长发生历程如下:具有“震撼性”的创伤性事体原有的信念和世界观,撼动其原有认知图式的根基,个体需未来的创伤,需要形成更高级的信念、目标以及管理痛苦的能的情绪痛苦导致个体反复反思并试图采取以降低痛苦为目的多为自动的而非主动的(类似于 PTSD 中的再体验及逃避症状沉思;在第一次成功应对后(如情绪痛苦降低,脱离无法实现于主动,转向关于创伤及其对生活影响的思考,此时的反思被其表现为认知加工的建设性方面,在 PTG 产生过程中起关键的进行,个体的认知图式发生了改变,最终产生 PTG。
此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是:①PTG 模型指出个体对创伤信息的认知加工(反思)是产生成长的关键过程,指导本研究应关注 AL 患儿父母的认知加工,验证其对 PTG 的影响;②个体是走向成长的主体,但个体的复杂性与独特性会对其PTG 产生不同影响,指导本研究需在质性访谈中对个体因素(如患儿父母的人格和已有的认知图式等)进行深入挖掘。3.3 理论框架根据创伤后成长的理论以及文献回顾,,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 2 所示其主要内容为研究我国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对创伤信息的认知加工、个人资源、感受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等角度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为今后进行改善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473.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华;;癌症患者的反刍性沉思对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年07期
2 李丽雅;赵岳;;孤独症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年28期
3 李丽雅;姜男;赵岳;;孤独症儿童父母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年03期
4 祝红娟;王淑君;吴娜娜;任素芳;国聪聪;冯璇;闫曼曼;;烧伤患儿家长创伤后成长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年23期
5 程怀志;郭斌;谢欣;刘艳瑞;;我国慢性病患病率的社会人口学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4年03期
6 阐玉英;张莉;;“以家庭为中心”慢性病儿童的健康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年06期
7 董超群;巩树梅;刘晓虹;;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在意外创伤者中应用的信效度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09期
8 杨亚平;张振香;;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年29期
9 童尧;周宇彤;杨寅;钱铭怡;张静华;高隽;;癌症病人创伤后成长及影响因素现况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1期
10 汪际;陈瑶;王艳波;刘晓虹;;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薇;焦点解决短期团体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父母创伤后成长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2 王艳波;意外创伤者的创伤后成长及其干预模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卓福云;智力残疾儿童父母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2 崔粼;自我表露干预对恶性肿瘤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的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3 徐林燕;癌症患儿父母疾病获益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陆朋玮;风湿性疾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5 刘斌;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巩树梅;意外创伤者认知加工的测评工具及其干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7 李玉丽;先天性疾病手术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及预测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1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81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