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CUSP模式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6-09 21:06
【摘要】:目的:探讨CUSP(Comprehensive Unit-based Safety Program,CUSP)模式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研究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实施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495例。其中2016年7-12月2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方式;2017年1-6月25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CUSP模式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比较CUSP模式应用前后医护人员安全文化测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情况、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等级、转运不良事件相关因素分析、转运耗时、患者及家属对转运过程的满意度。结果:1实验组医护人员安全态度比对照组更积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19%,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0%,实验组不良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严重不良事件14例,高风险不良事件45例,隐患事件31例。实验组严重不良事件6例,高风险不良事件32例,隐患事件4例。两组不良事件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照组病情相关不良事件48例,人员相关19例,设备相关6例,环境相关17例。实验组病情相关不良事件31例,人员相关9例,设备相关0例,环境相关2例。两组不良事件分析发现病情相关因素,人员相关因素,设备相关因素,环境相关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照组与实验组转运目的地无统计学差异。转运至CT室、MRI室、介入室、高压氧舱的转运耗时实验组用时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至手术室的转运耗时实验组用时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78.51%,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8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USP模式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有利于改善医护人员的安全态度,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院内转运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转运过程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图文】:

流程图,模式,流程,具体措施


12图 1 CUSP 模式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流程Fig 1 Process of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unit-based safety program onintra-transportation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2.2.3.2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验组采用 CUSP 模式进行院内转运两组患者采用的院内转运具体措施如表 1 所示。

技术路线图,医护人员,风险,操作考试


图 2 技术路线图Fig 2 Technology roadmap控制验前准备 2012 年 Quenot JP 等[21]提出的转运不良事件划分标准,根据事不良事件细化为严重不良事件、高风险不良事件、隐患事件,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定义及分类清晰明了。通过讨论转运风险,,将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按其可能依次列出,然后对所有参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医护人员进行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操作示范,医护人员参加客观结构化考肺复苏操作考试,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模拟考试)合格后才能参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47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怡;蒋小平;程晓红;李少军;;SBAR沟通模式在儿科急诊患者院内交接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5年09期

2 王斌;刘婷;;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无缝隙交接[J];中华护理杂志;2015年02期

3 陈文红;赵树娟;孙晔;;急诊科患者院内转运专职护士岗位设置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年09期

4 史兆荣;;创新医院管理理念 推进质量内涵建设[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年06期

5 夏广惠;;实施第三方评价后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11期

6 赵伟英;金静芬;王志娟;;移动ICU的构建和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07期

7 王宁;;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年02期

8 刘家红;郑显兰;;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再造的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年23期

9 许晓萍;陈毅文;陈艺延;;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路径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2年07期

10 郭霞;周卫;;病人安全态度调查问卷的修订与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2705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05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3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