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HIV暴露婴儿极早期诊断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19:57
【摘要】:研究背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同样也严重威胁着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与生命。因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婴儿病情进展快,2岁内死亡率达50%-60%。为降低此类婴儿夭折率,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WHO)曾指出0小时-48小时检测可提高感染婴儿生存率。根据我国目前HIV暴露婴儿早期诊断策略(Early Infant Diagnosis,EID),婴儿检测时间分别为6周龄及3月龄。现行诊断策略虽然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但延迟了检测时间,不能满足阳性婴儿尽早治疗的需要。由于HIV暴露婴儿出生后会携带来自母亲的HIV抗体(Antibody,Ab),目前HIV EID几乎完全依赖核酸定性检测。根据既往研究,由于灵敏度较高,被作为EID金标准的罗氏免疫缺陷病毒(1型)核酸检测试剂(罗氏V2.0)易产生假阳性检测结果,故而WHO推荐以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33.0作为阳性检测结果评价标准。Ct为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中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高Ct可能与样本病毒载量低(Viral Load,VL)相关。根据既往研究,有反应结果中高Ct结果出现率与样本采集年龄有关,婴儿检测年龄越低,将Ct纳入结果评价标准越能有效降低检测结果假阳率,但目前我国尚未将此标准纳入HIV暴露婴儿检测结果评价中。核酸定性检测成本高、操作复杂、对检测环境要求严格,因此制约了 EID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所以,亟待关于使用抗体检测辅助HIV EID的研究。根据既往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阴性婴儿及阳性婴儿抗体变化趋势有明显差异。但既往文献往往侧重于描述二者S/CO的变化差异,而缺少关于特异性抗体条带变化差异的研究,故而关于阳性婴儿与阴性婴儿特异性抗体条带变化差异描述尚有不足。因此,本研究拟结合我国现有HIV EID策略,提前HIV暴露婴儿第一次接受核酸定性检测时间,以此作为极早期诊断策略,并寻找最优极早期诊断策略。根据WHO推荐HIV暴露婴儿早期检测结果评价标准,探索是否需将Ct纳入检测结果评价。并通过HIV暴露婴儿抗体S/CO与特异性抗体条带检测,探索暴露婴儿抗体变化规律,以期通过抗体检测结果辅助诊断HIV暴露婴儿感染状态。研究目的一、探索HIV暴露婴儿极早期诊断策略。二、研究在HIV暴露婴儿核酸定性检测中,是否需将Ct33.0作为检测结果阳性评价标准。三、了解HIV暴露婴儿出生后抗体变化规律,为通过抗体检测诊断暴露婴儿是否感染提供参考。研究对象及样本研究对象为云南、四川、新疆、广东、广西研究地区内怀孕36周后或产时才发现HIV感染的孕产妇分娩的婴儿,收集研究对象出生后不同年龄时足跟血制成的干血斑样本。婴儿实际感染情况诊断金标准参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改版)》。研究设计及方法一、HIV暴露婴儿极早期诊断策略研究本研究共纳入199名HIV暴露婴儿,根据金标准,187名婴儿未感染HIV,12名感染HIV。结合WHO推荐诊断策略,本研究提出6种HIV暴露婴儿诊断策略。根据诊断策略,使用罗氏V2.0对199名研究对象0小时-48小时、48小时-4周、4周-6周及3月龄四个年龄段系列样本进行HIV核酸定性检测,使用SAS9.3计算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策略的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及95%CI。二、Ct对婴儿早期检测结果评价的影响本研究共纳入243名HIV暴露婴儿提供的977份干血斑样本,根据金标准,224名婴儿未感染HIV,他们共提供891份样本;19名婴儿感染HIV,他们共提供86份样本。以Ct33.0作为核酸定性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评价标准,使用罗氏V2.0对研究对象4周以内、4周-3月、3月龄及以后共977份样本进行HIV核酸定性检测。统计该标准下样本检测结果。使用SAS9.3计算各年龄段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及95%CI。重复检测Ct≥33.0样本,统计复检结果。三、HIV暴露婴儿抗体变化研究本研究共采集并检测20名未感染婴儿及4名感染婴儿0至6月龄连续样本72份,采集九月龄后来自18名未感染婴儿阴性样本20份,来自5名感染婴儿阳性样本9份。使用酶联免疫试剂检测研究对象出生、3月龄、6月龄系列样本抗体S/CO,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t检验,利用SAS9.3软件,对阴性婴儿和阳性婴儿同一年龄段S/CO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重组免疫印迹试剂检测研究对象出生时、3月龄、6月龄系列样本及9月龄后样本特异性抗体条带,观察阴性婴儿和阳性婴儿18月龄前样本特异性抗体条带变化差异。研究结果一、HIV暴露婴儿极早期诊断策略研究0-48小时内,可检测出7名阳性婴儿;3月龄时,可检出所有阳性婴儿。检测敏感性在0小时-48小时、48小时-4周、4周-6周、3月龄时分别为70.0%、87.5%、93.8%、100.0%;检测特异性分别为98.8%、99.6%、99.2%、100.0%。六种诊断策略中,均有少数婴儿被判定为无法确认感染状态。各策略敏感性分别为71.4%、87.5%、100.0%、95.7%、100.0%、100.0%;特异性均为100.0%。二、Ct对婴儿早期检测结果评价的影响将Ct33.0作为阳性定性检测结果评价标准,阳性结果样本有81份,不确定结果样本28份。4周龄前、4周-3月、3月龄后不确定结果样本占有反应结果样本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各年龄段检测结果准确率均高于95.0%。将不确定样本排除后,3月龄后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0%,共检测4周龄前阳性样本28份,检出25份;检测4周龄至3月龄阳性样本24份,检出22份,两个年龄段检测特异性分别为99.5%和100.0%。共复检不确定样本24份,20份结果为不反应,其中18份为阴性样本。。三、HIV暴露婴儿抗体变化研究阴性样本抗体S/CO随采集年龄增长而降低,阳性样本则呈先降低后增长趋势;两种样本出生、三月龄抗体S/CO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RIBA实验中,阴性样本所有特异性抗体条带随年龄增长逐渐消退,其具体消退速度与条带种类有关;阳性样本特异性抗体条带颜色在出生3月内呈消退趋势,各条带消退速度与阴性样本类似;3月龄后,gp160、gp41、p24条带开始阳转。研究结论一、婴儿出生0小时-48小时及48小时-4周两次检测结果为阳性即可诊断为感染,将其作为我国原有策略的补充策略,可将感染婴儿第一次检测出阳性时间提前6周。二、样本采集年龄越低,不确定样本出现率越高;评价检测结果时参考Ct能减少假阳性结果。因此,婴儿早期检测有必要参考Ct。三、感染婴儿与未感染婴儿抗体S/CO、特异性抗体条带变化规律有差异,该差异可辅助诊断婴儿是否感染HIV。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25.1;R440
【图文】:

早期诊断,条带,婴儿,策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年硕士毕业论文逦逡逑1.6.4邋RIBA结果解读逡逑(1)有效的实验结果需同时满足HIV-邋(1+2)抗体强阳性对照特异条带逡逑均出现、对照线清晰可见;HIV-1抗体弱阳性对照可被判定为阳性,对照线清逡逑晰可见;以及HIV抗体阴性对照无HIV抗体特异条带出现,对照线清晰可见逡逑三个条件;逡逑(2)条带检测结果:以图2中强阳、弱阳、阴性质控检测结果为例,本研逡逑宄将条带颜色分为清晰明显(+邋)(如强阳样本p31条带)、暗淡模糊(土)(如逡逑弱阳样本p31条带)、无(一)(如阴性样本P31条带)三个等级,如图1。逡逑i'r邋i逦ud逡逑

婴儿,阴性,ELISA检测,月龄


2.3邋HIV暴露婴儿抗体变化研究逡逑2.3.1样本收集逡逑共收集20名HIV阴性婴儿及4名HIV阳性婴儿0、3、6月龄样本72份;名阴性婴儿9月龄后样本20份,5名阳性婴儿9月龄后样本9份。对72份3、6月样本使用ELISA和RIBA两种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对29份9月龄后使用RIBA进行检测。逡逑2.3.2邋HIV暴露婴儿0-6月ELISA检测结果逡逑根据图3、图4所示24名婴儿ELISA检测结果,3月龄时,17/20的阴儿IgG抗体S/CO明显降低;6月龄时,所有阴性婴儿抗体S/CO均降低,4阴性婴儿在6月龄时抗体S/CO低于临界值。阳性婴儿0-3月抗体S/CO变势与阴性婴儿大体相同,但3月龄后开始升高。阴性婴儿出生时抗体S/CO高于阳性婴儿(户<0.05),邋3个月后该差异依然存在(P=0.04);邋6月龄时阳儿抗体S/CO高于阴性婴儿,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l0)。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宏;;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现状和防护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年12期

2 余艳艳;杨兰;潘茜;冯戈;张姝茜;李江超;李紫鹃;;某市高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失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6年06期

3 王军雄;陈倩倩;李水凤;卢斯汉;;以阴囊斑丘疹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并HIV感染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年11期

4 李佧;肖波;高振庄;周燕华;;保定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年02期

5 高景波;;HI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设置灰区的必要性[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年12期

6 程勇;曹敬荣;王培昌;;抗-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实验室检测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6年06期

7 谭小林;杜东平;;HIV阴性的神经梅毒临床诊治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年03期

8 杨菊菊;董丽霞;曹洁;;HIV阴性的肺隐球菌病患者13例临床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9 王琳;朱益军;陈辉;宋言峥;张仁芳;冯艳玲;;病毒载量对HIV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7年01期

10 隋丽红;王芳;刘炜;;沈阳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洪;谢延峥;何金洋;;苦楝皮有效部位的体外抑制HIV作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1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2 胡型忠;喻婷;施技蝉;;HIV患者外周血B细胞数量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的变化及对疗效影响[A];2015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3 陆杰;陈道文;钱敏;石静萍;;HIV-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表现:回顾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4年

4 马秀兰;马建萍;艾合买提;张颖;李静茹;曾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HIV感染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14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5 郭会军;刘学伟;王丹妮;;扶正排毒Ⅰ号方治疗无症状HIV感染者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暨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危剑安;刘婧;王福生;宋春鑫;张政;金燕;薛柳华;周伟;徐暄;黄霞珍;;艾灵颗粒对HIV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影响的初步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军文;刘中海;;皮肤美容门诊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认知情况调查[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姜枫;彭勃;郭会军;李青雅;任伟宏;;扶正排毒片对无症状HIV感染者血浆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彦丽;赵竞;王莉;段呈玉;李艳萍;杨绍春;孙俊;贺铮铮;蔡怡;方路;马克坚;;中医药干预对HIV感染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马辉;;HIV抗体阳性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一例[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路;HIV治疗可有效防止病毒在异性间传播[N];科学时报;2011年

2 徐徐;基因剪刀剪掉HIV[N];中国科学报;2019年

3 记者 张梦然;药物与“基因魔剪”联手可绞杀HIV[N];科技日报;2019年

4 任河;“基因休眠法”控制HIV扩散[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田羽;新的药物组合影响HIV抗药性[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冀玉静;抗HIV治疗高依从性者中可见抗药性突变[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抗HIV能力 基因说了算?[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段文利;我国首次在艾滋病患者房水中找到HIV[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丁香 编译;美国科研人员发现黄芪有抗HIV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美发现新型艾滋病药物可阻止HIV侵入细胞[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秀娟;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生物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2 王盟;HIV感染者围手术期脓毒症与免疫功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耿文清;外周血DC在控制和传播HIV感染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4 金洪涛;HIV多表位重组疫苗的构建及其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董继鹏;中医药降低HIV耐药的策略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

6 王敏;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临床研究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其中的表达[D];中南大学;2010年

7 叶海平;基于分数阶微分方程的HIV感染动力学建模及其分析[D];东华大学;2009年

8 王丹妮;扶正排毒片对无症状HIV感染者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康文;经Hutat2:Fc基因修饰的人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抗HIV相关神经认知紊乱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10 张丽芬;不同告知时间的HIV感染者危险性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丽璇;HIV暴露婴儿极早期诊断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年

2 黄丽婵;HIV阴性播散型马尔尼菲蓝状菌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3 张玲;HIV阴性宿主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2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4 杨小艺;广西HIV经配偶间传播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黄掣驰;大学生MSM人群的HIV自我感染风险诊断模型建立及应用效果初步评估[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6 曾晓云;白藜芦醇对潜伏HIV的激活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7 陈淑怡;广东省HIV感染者/AIDS病人重性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6年

8 叶小红;临海市HIV感染者随访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9 臧玉翠;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对HIV侵入和复制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1年

10 罗庆;结核病人中发现HIV感染者的干预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2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22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b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