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颅内良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的浸润程度以及幕上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收集2015年至2017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47例,其中男19例,女28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52.51±10.73)岁,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及DTI序列扫描。DTI序列采集完成后,经过图像后处理,得到FA(Fractional Anisotropy,各向异性分数)图、ADC(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表观弥散系数)图,测得肿瘤实质区、瘤周旁白质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的FA值、ADC值,并计算获得rFA(Relative FA,相对各项异性)值、rADC(Relative ADC,相对弥散系数)值。分析比较三种不同肿瘤类型的肿瘤实质区FA值、ADC值、rFA值、rADC值的统计学差异;研究良恶性肿瘤的肿瘤实质区FA值、ADC值、rFA值、rADC值的统计学差异;分析比较恶性肿瘤瘤周白质区、对侧正常白质区FA值、ADC值、rFA值、rADC值的统计学差异。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各个变量的差异,并采用LSD-t Test进行两两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参数的t检验分析比较良恶性肿瘤各指标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恶性肿瘤瘤周白质区和对侧正常白质区之间各指标的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选取颅内幕上占位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1-73岁,平均(59.5±9.28)岁,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TI序列扫描检查,术中采用神经系统导航技术,并与磁共振资料相融合,进行肿瘤切除手术;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幕上占位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18-61岁,平均(44.3±6.92)岁,术前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序列检查,术中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肿瘤切除。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χ~2检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肿瘤切除率、术后致残率以及术后新发运动功能障碍的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组47例颅内占位患者的肿瘤类型均在术后经病理结果证实:其中脑膜瘤22例(均为WHOⅠ级),胶质瘤16例(均为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9例。三种肿瘤之间比较:肿瘤实质区FA值:脑膜瘤(0.20±0.11)胶质瘤(0.12±0.05)转移瘤(0.10±0.05),同时,三者之间,两两比较,脑膜瘤与胶质瘤的肿瘤实质区的FA值、脑膜瘤与转移瘤的肿瘤实质区的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胶质瘤与转移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质区rFA值:脑膜瘤(1.08±0.75)转移瘤(0.60±0.35)胶质瘤(0.49±0.34),同时,三者之间,两两比较,肿瘤实质区FA值在脑膜瘤与胶质瘤、脑膜瘤与转移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胶质瘤与转移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质区ADC值:脑膜瘤(6.87±2.32)胶质瘤(2.88±2.92),且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与转移瘤、胶质瘤与转移瘤之间实质区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质区rADC值三者之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良恶性肿瘤之间比较:肿瘤实质区FA值:良性肿瘤(0.20±0.11)恶性肿瘤(0.11±0.05),两者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实质区rFA值:良性肿瘤(1.08±0.75)恶性肿瘤(0.53±0.34),两者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肿瘤实质区ADC值:良性肿瘤(6.87±2.32)恶性肿瘤(2.88±2.92),两者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实质区rADC值:良性肿瘤(1.68±1.84)恶性肿瘤(0.94±1.72),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瘤周白质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之间比较:FA值:对侧正常白质区(0.34±0.11)瘤周白质区(0.25±0.13),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FA值:对侧正常白质区(1.03±0.37)瘤周白质区(0.35±0.13),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ADC值:对侧正常白质区(7.79±1.47)瘤周白质区(6.75±3.10),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DC值:瘤周白质区(7.79±0.69)对侧正常白质区(1.01±0.21),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在幕上占位手术中,对照组肿瘤全切率50.00%低于试验组肿瘤全切率83.33%(P=0.007);对照组术后致残率35.71%高于试验组术后致残率6.67%(P=0.006)。两组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文两组患者统计新发状况时发现新发状况均为失语。对照组术后新发失语症状率14.29%高于试验组术后新发失语症状率6.67%(P0.05)。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DTI多参数值FA值、rFA值、ADC值在脑肿瘤类别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2、DTI多参数值FA值、rFA值、rADC值对于判断恶性肿瘤瘤周浸润范围具有重要价值;3、DTI在指导幕上颅内肿瘤患者的手术中发挥了重要价值,能够最低限度损伤有效锥体束,最大程度切除脑肿瘤,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及患者生存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445.2;R739.41
【图文】: 图 1 右侧额叶脑膜瘤 图①~③T1WI 呈等稍高信号,T2WI 呈稍高信号,DWI 呈高信号,图④增强扫描可见病均匀明显强化,图⑤~⑥纤维束方向编码伪彩图及 DTT 图可见局部纤维束受压移位,并局部包绕肿瘤① ② ③
图 1 右侧额叶脑膜瘤 图①~③T1WI 呈等稍高信号,T2WI 呈稍高信号,DWI 呈高信号,图④增强扫描可见病均匀明显强化,图⑤~⑥纤维束方向编码伪彩图及 DTT 图可见局部纤维束受压移位,并局部包绕肿瘤① ② ③④ ⑤ 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超云;王明磊;夏新舍;郭艳红;刘子姗;孙胜玉;赵建国;马辉;王晓东;夏鹤春;;脑胶质瘤术后IMRT中弥散张量成像示踪视觉通路纤维束应用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6年04期
2 罗婷;陶玲;俞宙;王坤生;姚柳叶;;DTI定量参数对脑肿瘤病理分级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5年03期
3 刘媛媛;安迪;高娟;苏立凯;殷小平;李岩;;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12期
4 王书健;邓克学;郑春生;黄柿兵;刘曙光;江帆;;DTI观察帕金森病患者黑质纹状体改变应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年06期
5 龚启勇;;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存在的问题[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年08期
6 胡冰;康庄;骆众星;邝思驰;王劲;单鸿;;多发性硬化患者胼胝体分区MRI形态及脑白质束成像的定量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年06期
7 徐青青;孙军;郭辰;武新英;毛存南;张红;刘林栋;张颖冬;殷信道;周俊山;;扩散张量成像对基底节区脑出血致皮质脊髓束损伤评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年03期
8 庄冬晓;吴劲松;姚成军;路俊锋;朱凤平;邱天明;许耿;毛颖;黄峰平;周良辅;;3.0T术中磁共振实时影像功能导航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岛叶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年04期
9 赵琳;周晓平;;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进展[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2年02期
10 孙胜玉;马辉;王晓东;黄伟;张伟;夏鹤春;;BOLD-fMRI和DTI结合神经导航在枕叶视觉功能区附近病变切除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南;谢兵;王健;朱刚;陈志;吴国材;冯华;;fMRI与DTI联合应用在神经导航下切除运动区附近病变[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巍;DTI及DTT对颅内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周旭嘉;DTI定量参数在评价胶质瘤分级及浸润程度中的应用探索[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3 赵静;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724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24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