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肠道微生物对于维持宿主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的波动直接影响着体内微生态的平衡,并由此引起机体功能紊乱甚至导致疾病。饮食、生活习惯、使用药物和环境因素都会导致肠道菌群发生改变。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环境因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肠道菌群:过度洁净的环境则会导致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在相同环境中生活的个体拥有相似的肠道菌群结构。然而,ICU作为特殊的医疗单元,其中的环境因素会对医护人员的肠道菌群造成何种影响尚不得而知。目前的研究大多专注于ICU中的重症患者的菌群特征,ICU内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借助于测序技术的进步,使我们可以在更高层面上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利用16sRNA测序技术,着眼于ICU环境因素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寻找微生物学线索,为人类健康促进工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选取22位ICU内工作人员和一位长期留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进入ICU时间的长短分为两组。将在ICU内短期轮转、工作时间不超过两个月的研究对象设置为A组;将在ICU内工作时间超过一年的医护人员以及一位长期留院长达4年的患者设置为B组。提取他们粪便样本中的总DNA,对16sRNA的V3-V5可变区间进行PCR扩增,并利用PCR滤器对PCR产物进行过滤。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经过放大的V3和V5的Barcoded序列进行测序,产生的序列经过质量和长度的筛选。高质量的序列进行下一步分析,通常按照97%的相似性阈值将序列划分为不同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每一个OTU通常被视为一个微生物物种,通过OTU,我们得到α多样性分析、差异性分析、物种注释和肠道菌群信息。结果本研究使用16sRNA测序对23例样本的肠道菌群结构以及多样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测序所得OTU分属下列8个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互养菌门、疣微菌门以及未定名Melainabacteria菌门,其中拟杆菌门丰度最高,在样本肠道菌群门水平所占比例为43.28%;排在第二位的是厚壁菌门,为40.41%;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梭菌门所占比例分别为14.33%、1.81%和0.11%。拟杆菌门在A组和B组肠道菌群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3.74%和39.91%,厚壁菌门在两组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3.28%和47.02%,变形菌门在两组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7.25%和11.63%,放线菌门在两组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33%和1.33%,互养菌门和疣微菌门在23例样本肠道菌群中占比极少。23例样本在属水平主要分布于五个菌属,分别是埃希菌属、考拉杆菌属、拟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副杆状菌属,此五个菌属在23个样本肠道菌群总丰度所占近似百分比分别为24.55%、17.68%、9.93%、7.56%和7.05%。上述菌属在A、B两组肠道菌群所占丰度百分比分别为埃希菌属(22.21%vs 26.96%)、考拉杆菌属(18.28%vs 17.07%)、拟杆菌属(11.60%vs 8.20%)、肠杆菌属(7.94%vs 7.16%)、副杆状菌属(8.31%vs 5.76%),均无明显差异;B组中氨基酸球菌属占组内总丰度的5.10%,而在A组中该菌属的丰度趋近于零。我们结合OTU所代表物种,在门、科、属、种不同水平找到研究对象的肠道核心微生物组共包含19个OTU,门水平:拟杆菌门,科水平:瘤胃球菌科,属水平:多形杆状菌属,种水平:大肠埃希菌和普氏黄杆菌。A组和B组在α多样性检测中无明显差异性,而在表示遗传差异的β多样性有差异,提示两组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差异,证实了ICU环境因素对于人体肠道菌群的塑造作用。B组中约翰逊乳杆菌、Butyricimonas virosa等益生菌种丰度较A组减少,趋近于零;而梭状芽孢杆菌等潜在致病菌丰度较A组增多,提示长期处于ICU环境易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结论1.A组和B组肠道菌群结构均无严重紊乱,与研究对象临床表现相符合,A组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比例高于B组。2.研究对象的肠道核心微生物组共包含19个OTU,门水平:拟杆菌门,科水平:瘤胃球菌科,属水平:多形杆状菌,种水平:大肠埃希菌和普氏黄杆菌。3.A组和B组间在α多样性检测中无明显差异,而在表示遗传差异的β多样性表现为有差异,虽不显著,但证实了ICU环境因素对于人体肠道菌群的塑造作用。4.B组中约翰逊乳杆菌、Butyricimonas virosa菌等益生菌种丰度较A组减少,梭状芽孢杆菌等潜在致病菌丰度较A组增多,提示长期处于ICU环境易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459.7
【图文】: 例样本肠道菌群序列丰度列表
例样本OTU统计
单个样本测得OTU比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丹;;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81期
2 吴莉娟;刘铜华;;肠道菌群在肥胖发病中的地位与作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年09期
3 刘海龙;张维华;吴晓康;;肠道菌群在2型糖尿病发病作用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年04期
4 于春霞;刘素娟;傅力;;运动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机体代谢机制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8年04期
5 ;Cell Rep:科学家揭示肠道菌群影响代谢疾病的新线索[J];中学生物教学;2017年04期
6 陈毅秋;石春卫;姜延龙;叶丽萍;王春凤;;肠道菌群与B细胞发育的相互调节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7年01期
7 郭亮;陈国薇;谢曼曼;丁承超;刘武康;董庆利;刘箐;;肠道菌群功能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17年04期
8 张成岗;;介绍一个可能减少慢性病风险的办法[J];农家书屋;2016年04期
9 张成岗;;肠道菌群健康,人就健康[J];农家书屋;2016年03期
10 贺昊宇;;试论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J];健康之路;201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轶群;;人类肠道菌群与常见疾病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6年
2 冯琴;;调节肠道菌群在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和意义[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2015年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进展学习班讲义[C];2015年
3 郝微微;李佳;历娜娜;刘玉婷;温红珠;;中医药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曹虹;郝小燕;彭亮;方幸幸;;肠道菌群与机体代谢及相关疾病——感染微生态学的研究进展[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郑鹏远;;肠道菌群在肠-肝轴中的作用[A];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河南省微生物学会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王保红;李e
本文编号:2797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97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