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固定尿酸酶检测尿酸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1 15:04
   研究目的:近年来由于尿酸堆积在人体内而引起的痛风等疾病越来越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因此及时对体内尿酸进行检测对预防和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等疾病非常必要。目前检测尿酸的常用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酶法等,前两种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仪器昂贵、检测周期长等缺点,不适于尿酸的快速检测。而酶法检测尿酸通过尿酸酶催化生成尿囊素,生成的产物与底物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尿囊素的吸光度值,计算尿酸的浓度,酶法检测具有特异性好、准确度高等优点,但尿酸酶对反应条件要求高,无法回收继续利用,故而采用酶固定化技术,利用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固定尿酸酶对血清尿酸进行测定。研究方法:通过典型的Stober法合成SiO_2纳米球,用SiO_2纳米球作为硬模板通过一步生长诱导腐蚀法合成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使用扫描电镜对合成的SiO_2纳米球进行表征,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氮气吸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合成的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和固定尿酸酶后的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进行表征。用合成好的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对尿酸酶进行固定,使用正交试验选出固定尿酸酶的最佳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检测尿酸的最佳的反应时间和最适的载体-尿酸酶量,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用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固定后的尿酸酶检测尿酸,因为生成的尿囊素与尿酸成正比,所以通过测定290 nm处的尿囊素吸光度值,计算尿酸浓度。研究结果:SEM和TEM结果表明,合成的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平均尺寸为380 nm且每个球都是中空的,中空空腔为230 nm,同SiO_2纳米球的粒径大小一致。SiO_2纳米球和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均分散良好。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的BET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592.1 m~2/g和0.29 cm~3/g,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固定尿酸酶后的BET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47.89 m~2/g和0.059 cm~3/g。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和固定尿酸酶后的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孔径均为2 nm。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在100℃~400℃之间,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样品失重约3%,而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固定尿酸酶后失重达7%,在400℃以上,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和固定尿酸酶的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都迅速失重,且在400℃~900℃,失重达7%左右,这部分失重是因为桥连的有机硅烷基团。尿酸酶的最佳固定时间为8小时,加入的最适尿酸酶体积为2 mL,在最佳固定条件下,尿酸酶的平均固定率在90%以上,固定后尿酸酶的活性与游离酶相比能保持在90%以上。固定后尿酸酶最适的反应温度为40℃,在70℃时尿酸酶的活性仍保持40%以上,最适的pH为8.5,在pH=7-11间较稳定。4℃保存3个月后,固定尿酸酶活性与最初相比仍保持90%以上,固定后的尿酸酶检测尿酸,重复使用30次后活性仍剩余70%以上,检测血清尿酸重复使用40次活性才丧失。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检测尿酸的最佳的反应时间和最适的载体-尿酸酶量,最佳反应时间为20 min,加入的最适载体-尿酸酶量为3 mg。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用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固定后的尿酸酶检测尿酸,通过测定尿囊素在290nm处的吸光度值,计算尿酸浓度。血清尿酸检测在0.01 mg/mL~1.0 m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检测限为0.0039 mg/mL,回收率在93.4%~96.2%之间,其日内变异率在2.52%~3.05%之间,日间变异率在5.20%~6.87%之间。本法对血清尿酸进行检测的结果与标准的尿酸酶紫外法检测尿酸的结果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t=0.007,df=16,p=0.995,p0.05,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固定尿酸酶检测尿酸与游离尿酸酶的检测结果没有差异。对尿酸检测结果进行干扰试验,尿素、胆红素和胆酸钠对尿酸检测没有干扰影响,而抗坏血酸对尿酸检测结果有干扰。研究结论:1.通过Stober法合成了单分散的SiO_2纳米球,以其作为硬模板通过一步生长诱导腐蚀法合成了内部具有中空空腔,孔径均一可调、比表面积大、分散性好的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2.成功地使用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固定了尿酸酶,并对固定后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测定,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固定的尿酸酶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良好,酶活性和结构未改变。3.建立了介孔有机硅中空纳米球固定尿酸酶检测尿酸的方法,在20 min内可以完成对尿酸的检测,该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固定后的尿酸酶检测尿酸后经过离心沉淀后仍可重复使用。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446.1;Q8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柳;林丽莎;刘通;杨宏伟;王小■;解跃峰;;中空花状γ-Al_2O_3纳米球合成及去除水中硒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9年06期

2 许文武;高嶷;;巯基保护的中空金纳米球(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8年07期

3 李健;王菁华;杨阿龙;石振宁;王江韦;赵勤富;张莹;;金纳米球和金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光热催化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18年09期

4 孙宏浩;王甜甜;廖天作;王怡;柯鹏;周凤珍;孙红梅;郭惠玲;;金磁复合纳米球的制备及其在检测肌红蛋白中的应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5 刘燕;房宽峻;王玉平;;季铵盐阳离子单体对三元无皂乳液共聚物纳米球的影响[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4年01期

6 陈志明;程龙;;SiO_2:Eu~(3+)纳米球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质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7 曹星星;张学斌;朱雅君;冀翼;刘莎莎;邵浩;凤仪;;中空纳米球的制备和应用[J];广州化工;2012年11期

8 ;二氧化硅亚微米、纳米球粒度标准物质研制取得进展,填补了国内外100nm以下产品研究空白[J];传感器世界;2010年05期

9 杨光智;杨俊和;刘洋;贾润萍;徐日升;王霞;凌立成;;聚丙烯腈基炭纳米球的制备[J];煤炭转化;2009年02期

10 杜宇;王之盛;;硒纳米球的抗氧化作用、毒性及吸收代谢的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鹤;安璐;杨仕平;;超顺磁性空性二氧化硅纳米球在小鼠活体内靶向超声-磁共振成像及生物分布和毒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k纳米无机化学[C];2015年

2 齐国斌;杨梅竹;黄娟;薛亚楠;喻发全;;尺寸可控的海藻酸钠/阿霉素复合纳米球的制备与表征[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2年

3 刘山虎;康文哲;邢瑞敏;;荧光多孔硫化锌纳米球的制备及其在潜在药物输运和活细胞成像的应用研究[A];2012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耿

本文编号:2816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816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1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