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有氧能力(心肺机能)、糖脂代谢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0 12:44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6个月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和相同剂量的有氧运动干预,比较两种运动方式在改善有氧能力水平、糖脂代谢、人体成分以及降低心血管风险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将22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n=75)、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组(n=73)、对照组(n=76),运动干预前,三组患者都接受糖尿病健康饮食指导。有氧运动组每周6次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时间持续50分钟、连续运动6个月;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组以有氧运动+抗阻运动的形式进行,每周3次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50分钟以及每周3次中等强度的抗阻运动50分钟,连续运动6个月;对照组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变。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4例患者,最终完成试验并参加数据分析的有209例,其中有氧运动组72例,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组69例,对照组68例。干预前,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运动干预6个月后,三组之间在有氧能力(P0.001)、肌肉量(P0.001)、糖化血红蛋白(P0.001)、空腹血糖(P0.001)、HOMA2-β(P=0.041)、体重(P = 0.012)、BMI(P = 0.009)、HDL-C(P0.001)、LDL-C(P0.001)及QOL评分(P0.001)存在统计学差异。有氧和有氧联合抗阻运动之间比较,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P = 0.067)、空腹血糖(P=0.384)无显着差异,但两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有氧能力提升方面,有氧运动组和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从提升的程度上看,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组高于有氧运动组。组内比较,6个月的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可有效的提高肌肉量(p0.001),有氧能力(p0.001),提高HDL-C水平(p0.001)、降低HbA1c(p0.001)、空腹血糖(p0.001)及餐后2h血糖(p=0.002),降低TC(p0.001)及LDL-C水平(p0.001),改善Framingham危险评分(p=0.032)和CHD10年风险(p=0.046);6个月的有氧运动可提高有氧能力Mets值(p0.001),HDL-C水平(p=0.030),降低腰围(p=0.001)和腰臀比例(p=0.036),降低HbA1c(p0.001)、空腹血糖(p=0.007)。结论:1.和对照组相比,6个月的有氧和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均能提高患者的有氧能力水平;2.和对照组相比,6个月有氧和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HbA1c和FBG,且有氧联合抗阻运动效果优于有氧运动;3.和对照组相比,6个月的有氧和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HDL-C水平;4.和对照组相比,6个月的有氧和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均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和对照组相比,6个月有氧和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均能改善Framingham危险评分和CHD10年风险;6.组间比较,有氧联合抗阻组在提高患者肌肉量优于有氧运动组及对照组;7.组内比较发现,6个月有氧联合抗阻运动能降低TC、LDL-C水平;8.组内比较发现,6个月的有氧运动可有效的降低腰围和腰臀比。
【学位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473.5
【部分图文】:

氧利用


*氧利用限制肌氧达到峰值后,随运动强度增加没有明显下降(肌肉摄取氧能力下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表明肌肉对氧的利用率不足,需要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并増加肌??肉线粒体酶,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图2)??100???〇??*)〇?j'?/m??;〇?一^?V?1?⑷??養?E??-°?/?…3??I?^0??in?/??n?…一I」,-/???U??〇?lCXKf?】t?U0??HH?<s)??艮九含?V?■'?it?A?做功?■■■■■??is?-f??图2氧利用限制??一般来说,身体条件好,肌肉能力强的人会显示供养限制;身体条件差,缺乏锻炼,??肌力弱的人会显示氧利用限制。因此,了解人体氧输送与氧利用的状态对于运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3.4代谢当量(Metabolic?Equivalent?,?MET)是指运动时代谢率对安静时代谢率的倍??数。1?MET被定义为每公斤体重每分钟消耗3.?5毫升氧气,大概相当于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坐着,没有任何活动时,每分钟氧气消耗量,即1MET?=?3.5111:107kg???niin?=?1??Kcal/kg化1331,也是判断有氧能力的指标之一。根据平均基准有氧能力

依从性,患者,情况,抗阻运动


本研宄共纳入患者224例,最终完成运动并参加数据分析的患者为209例,脱落率为??6.7%。三组人数分别为: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组69例,有氧运动组72例,对照组68例,??具体情况见图3。??符合纳入,的??对照组76例?_?联合抗隨73丨列?ff徽75例??2例患者不习惯运动方式?中途?L:ll|;l,,||l;r,:,;^?13例患者中途退出??不愿意坚持参加?;:;;;;,;'*?2例患者回老家居住??61、月2例患者拒接电话??1例忠fl?多■?动+狀6个JJ??最终纳入分折的患者72例?I涵入分_患者69飼?最麵入分析的患者68例??图3患者参加本研宄的依从性和脱落情况??10??

代谢当量,组间,腰臀比,有氧运动


图5干预前、后患者肌肉量变化值d组间比较??3.4三组患者干预后组内比较(表4-6)??3.?4.?1有氧组组内比较??6个月的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腰围(P=0.?001)、腰臀比(P=0.?036)、HbAlc?(P0.001)??和空腹血糖(P=〇.?007)?;?6个月的运动干预可提高HDL-C水平(P=0.?030),改善Framingham??危险评分(P=〇.?006)和CHD10年风险(P=0.?004)。见表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燕红,程安龙;抗阻运动与糖尿病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2 蒋菲;;“迈不开腿”的糖友试试抗阻运动[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5年09期

3 江山;李胜楠;朱登月;余靖;;抗阻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应用的研究进展[J];糖尿病新世界;2018年08期

4 邵旭;田俊松;尹帅子;;正骨推拿手法联合抗阻运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47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6年01期

5 张胜利;;抗阻运动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影响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年12期

6 杨丽红;周欢欢;袁晓丹;李佳凝;楼青青;;抗阻运动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效果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9年07期

7 汤华,叶向,李萍,单洪武,杨永年;渐进性抗阻运动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8 苏媛媛;张伟宏;宋晓月;孙丹;吉慧聪;;弹力带抗阻运动对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年01期

9 季红;楼青青;张玉梅;邓慧;杨圣楠;;抗阻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作用效果的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7年08期

10 张长杰;Villareal DT;Aguirre L;Gurney AB;;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在节食肥胖老年人群中的效果[J];中国康复;201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席悦;FSTL1与ELABELA在运动促进心梗心脏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文安;摄入糖—蛋白质饮料对男性力量项目运动员抗阻运动后雄激素代谢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3 罗曦娟;有氧和抗阻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糖调节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4 卢依伶;龟鹿二仙胶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赵永军;运动对肥胖小鼠脂肪组织自噬和炎症状态的影响及减肥机制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露;有氧联合抗阻运动通过激活AKT通路调控miRNA-92a促进2型糖尿病小鼠内皮祖细胞功能[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李佳凝;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有氧能力(心肺机能)、糖脂代谢的效果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黄娟;八周有氧加抗阻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脂肪肝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8年

4 金得华;短时抗阻运动对女性大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5 梅瑰;抗阻运动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及躯体功能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8年

6 杨洲;耐力、抗阻运动对衰老小鼠骨骼肌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7 姜辉;耐力和抗阻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间质纤维化的影响[D];成都体育学院;2018年

8 王晓静;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肥胖大鼠肝脏ADPN/PPARα/CPT-1通路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9 甘奇智;四周抗阻运动结合SIRT1对衰老小鼠骨骼肌线粒体代谢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10 张晶晶;四周抗阻运动结合SIRT1对衰老小鼠骨骼肌miRNAs和睾酮影响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5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835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5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