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酰胺质子转移磁共振成像在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预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0-21 10:10
   目的:前瞻性评估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学分级的可行性和能力,并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iusion-weightedimaging,DWI)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共纳入32例经病理证实的HCC患者,其中包括19例高级别HCC和13例低级别HCC,两组均在Philips Achieva3.0TTX磁共振扫描仪进行APT磁共振成像和DWI(b值分别为0和1000 s/mm2)检查。APT和DWI图像分别在外部软件中进行后处理。两位观察者通过参考轴位T2加权成像(T2-weightedimaging,T2WI)独立地勾画感兴趣区,分别获得APTw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iusion coefficient,ADC)值;观察者1于一周后进行第二次测量。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s)分析两名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部的一致性。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级别HCC和低级别HCC两组肿瘤实质区的APTw值及ADC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PTw值及ADC值区分高级别HCC和低级别HCC两组肿瘤的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APTw值、ADC值与HCC组织学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APTw值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ICC分别为0.856和0.750,ADC值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ICC分别为0.936和0.800。高级别HCC和低级别HCC的APTw 值分别为(2.76±1.38)%、(1.59±0.79)%,高级别 HCC 和低级别 HCC的 ADC 值分别为(0.53±0.21)×10-3mm2/s、(0.79±0.18)×10-3mm2/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34;P=.010)。ROC分析表明,APTw和ADC值区分高级别HCC和低级别HCC的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curve,AUCs)分别为0.814和0.745。APTw和ADC值均与HCC组织学分级存在相关性(r=0.534,P=.002;r=-0.417,P=.018)。结论:APTw是一种有价值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区分高级别HCC和低级别HCC,结合DWI更有助于准确、全面地反映HCC的特征。
【学位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445.2;R735.7
【部分图文】:

观察者,肝细胞癌,高级别


观察者间?APTw?值的?ICC?为?0.856?(95%CI:?0.726-0.927),ADC?值为?0.936??(95%CI:0.874-0.968);观察者内?APTw值的?ICC?为?0.750?(95%CI:0.726-0.927),??ADC值为0.800?(95%CI:?0.782-0.935)。图2分别显示了由观察者1第一次测量得??到的高、低级别HCC的APTw值和观察者2得到的高、低级别HCC的APTw值。??10??

高级别


癌和低级别肝细胞癌之间APTw值均观察到显著差异。P?<.05。??3.2?Z谱分析??图3分别显示了图4?(低级别HCC)和图5?(高级别HCC)两个典型病例的Z??谱,以及相应的MTRasym谱。两组的Z谱在-6至6PPm的偏移范围内非常平滑。高??级别HCC的Z谱(-6?6ppm)高于低级别HCC?(图3a)。值得注意的是,图3b中??高级别HCC的MTRasymGjtjpm)明显高于低级别HCC(分别为3.54%和1.12%)。??从低级和高级HCC获得的T2WI,DWI,?ADC,APT参数图和苏木精和曙红(H&??E)染色的病理切片的代表性图像描绘于图4和图5中。??11??

肝细胞癌,男性,图像,患者


癌和低级别肝细胞癌之间APTw值均观察到显著差异。P?<.05。??3.2?Z谱分析??图3分别显示了图4?(低级别HCC)和图5?(高级别HCC)两个典型病例的Z??谱,以及相应的MTRasym谱。两组的Z谱在-6至6PPm的偏移范围内非常平滑。高??级别HCC的Z谱(-6?6ppm)高于低级别HCC?(图3a)。值得注意的是,图3b中??高级别HCC的MTRasymGjtjpm)明显高于低级别HCC(分别为3.54%和1.12%)。??从低级和高级HCC获得的T2WI,DWI,?ADC,APT参数图和苏木精和曙红(H&??E)染色的病理切片的代表性图像描绘于图4和图5中。??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娜;尹建忠;;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8年02期

2 王晓明;郑阳;;酰胺质子转移成像的临床应用及挑战[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7年10期

3 李春媚;王蕊;周进元;张晨;苏闻;陈敏;;酰胺质子转移磁共振成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2014年03期

4 郑阳;王晓明;;酰胺质子转移成像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年08期

5 林月;李春媚;陈敏;;酰胺质子转移成像的应用进展[J];放射学实践;2018年05期

6 郑阳;王晓明;;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7年10期

7 张帅;李春媚;宋国栋;陈敏;;正常颅脑基底节层面酰胺质子转移成像检查的可重复性评价[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年05期

8 宋国栋;陈敏;;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原理及研究应用进展[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年08期

9 H.Zhang;H.Kang;X.Zhao;S.Jiang;Y.Zhang;J.Zhou;潘楠楠;;儿童脑发育的酰胺质子转移(APT)和磁化转移(MT)MR成像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6年06期

10 杨永贵;郭岗;;1.5 T磁共振不同NEX脑部肿瘤酰胺质子转移成像的应用初探[J];磁共振成像;201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俞璐;酰胺质子转移成像技术在头颈部肿瘤及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2 张帅;脑卒中后梗死区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成像与所支配下肢肌肉磁共振磷谱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3 陈思瑾;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4 宋国栋;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5 洪晓华;用酰胺质子转移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鼠脑胶质瘤放疗疗效[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宋见喜;酰肼类衍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蒋山姗;脑胶质瘤酰胺质子转移磁共振成像与组织病理学及基因组学相关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月;酰胺质子转移磁共振成像在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预测中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2 谢新凤;酰胺质子转移成像预测胶质瘤分级和Ki-67表达状态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9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849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e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