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氨基质子转移成像在帕金森病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15:56
   背景和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发生在中老年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消失,以及路易小体的形成,主要生理改变是纹状体多巴胺递质降低。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大约是1.7%,且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长。影像学检查是PD及相关运动障碍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反映的信息有限,因此,临床需要MRI新技术来从不同角度反映更加的丰富信息。磁共振氨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是一种基于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技术的无创性磁共振分子成像方法,由APT磁共振成像生成的参数APT加权(APT weighted,APTw)信号强度能够反映生物组织中内源性游离蛋白和肽类的含量以及氨基质子的交换速率,从而反应间接反映活体细胞内部的代谢变化和生理病理信息。帕金森病的典型病理表现是路易小体的形成,而Lewy小体的主要成分为异常聚集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因此可采用APT成像检测帕金森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存在的异常游离脑蛋白。本研究旨在评价APT MRI技术在诊断帕金森病方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22例帕金森病患者(患者组)和18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根据Hoehn-Yahr评分,将患者分为早期组(1-2分)和进展期PD组(2.5-4分)。对所有入组对象行常规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和APT MRI扫描。采用西门子工作站(Syngo MR B17,Siemens)对数据进行分析。参考相应层面的SWI图像,在APT图像上对黑质、红核、尾状核、苍白球和壳核勾画感兴趣区(ROI),测量这些脑结构的氨基质子的非对称磁化转移率(magnetic resonance ratio asymmetry,MTRasym),本次所测得的为MTRasym(3.5 ppm)。所得数据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PD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黑质、红核、壳核、苍白球和尾状核MTRasym(3.5 ppm)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检验比较PD患者组起病侧与对侧各脑结构MTRasym(3.5 ppm)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健康对照组与不同程度的PD患者各脑结构MTRasym(3.5 ppm)的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所有入组研究对象常规磁共振检查无梗死、占位性病变等明显异常。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帕金森病患者黑质的MTRasym(3.5 ppm)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63,P(27)0.05);红核的MTRasym(3.5 ppm)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3,P(29)0.05);苍白球、壳核与尾状核的MTRasym(3.5 ppm)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2.880,P(27)0.05;t=3.616,P(27)0.05;t=3.823,P(27)0.05)。3.帕金森病患者起病侧黑质、红核、壳核、苍白球和尾状核的MTRasym(3.5ppm)与对侧相比,均略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29)0.05)。4.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与早期、进展期帕金森病患者黑质的MTRasym(3.5 p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094,P(27)0.001),且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7)0.01);红核的MTRasym(3.5 ppm)虽然随着病情的进展而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54,P=0.327);对照组与早期、进展期组患者苍白球、壳核与尾状核的MTRasym(3.5 pp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8.107,P=0.001;F=6.587,P=0.004;F=7.442,P=0.002);早期、进展期组患者苍白球、壳核与尾状核的MTRasym(3.5 ppm)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1);早期组患者苍白球、壳核与尾状核的MTRasym(3.5 ppm)要高于进展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APT成像作为一种新颖无创的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可以显示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黑质、壳核、苍白球和尾状核MTRasym(3.5 ppm)值的差异,为帕金森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2.帕金森病患者黑质MTRasym(3.5 ppm)值的测量可为临床病情的监测及病理生理研究提供帮助。3.未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APT成像或许将在帕金森病的诊断、检测以及病理生理的研究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42.5;R445.2
【部分图文】:

示意图,红核,黑质,壳核


4 轴位苍白球、壳核与尾状核示意图。图 3 为 SWI 图像,图 4 为 APT 图像。参考 SWI 图像,在 APT 图像勾画各核团 ROI(蓝色为苍白球,黑色为壳核,棕色为图图 43

示意图,红核,黑质,尾状核


图 1 图 2图 1,2 轴位黑质、红核 ROI 示意图。图 1 为 SWI 图像,图 2 为 APT 图像。参考 SWI图像,在 APT 图像勾画黑质与红核 ROI(红核为黑质,紫色为红核)。

示意图,图像,红核,黑质


图 1 图 2图 1,2 轴位黑质、红核 ROI 示意图。图 1 为 SWI 图像,图 2 为 APT 图像。参考 SWI图像,在 APT 图像勾画黑质与红核 ROI(红核为黑质,紫色为红核)。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彩云;马艳茹;文永霞;龚瑞;周红;;帕金森病早中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8年12期

2 黄国秋;林继新;黄婉嫦;谭卓华;劳武臻;;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在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8年23期

3 李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延缓和治疗帕金森病相关运动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年05期

4 刘冰心;郭晶;;帕金森病患者室内康复空间设计探索[J];安徽建筑;2019年03期

5 姜萌;王大力;顾平;陈鸿旭;孙耐;曹金明;王琪;;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帕金森病抑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26期

6 ;新研究:帕金森病或因免疫系统“糊涂”[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25期

7 ;世界帕金森病日[J];上海预防医学;2019年04期

8 周立梅;;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38期

9 ;腾讯:给予帕金森病患者更多有效的帮助[J];中国广告;2019年05期

10 张乘云;;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帕金森病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6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浩林;帕金森病证候特征及补肾平肝方对α-synuclein降解机制的调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吴少璞;miR-124和miR-146a在MPTP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3 刘晶;帕金森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认知功能、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4 柯将琼;帕金森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电生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5 叶勇义;LincRNA-p21/miR-181/PKC-δ正反馈环路调控帕金森病炎症机制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6 王荔;汉语为母语的帕金森病患者语言功能障碍及相关脑灰/白质结构改变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7 侯旭升;帕金森病STNDBS运动疗效评价及术中与术后CT影像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8 黑赏艳;基于帕金森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的研制及性能初步考评[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林彦瑜;通督针法结合颤三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10 赵焱;光甘草定在MPTP帕金森病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嘉音;三氧化二砷在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2 李娅娅;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改变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3 贾冬冬;帕金森病疲劳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候要素特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徐东旭;帕金森震颤信号的分析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5 印雅俊;帕金森病合并认知障碍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初步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9年

6 马銮;基于IMU的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检测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7 时少杰;氨基质子转移成像在帕金森病中应用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8 韦慧君;血清非酶类抗氧化物褪黑素、谷胱甘肽与帕金森病氧化应激的相关分析[D];郑州大学;2019年

9 陈亚丽;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抗凋亡作用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10 周蓉;180例帕金森病患者动态血压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51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851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3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