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精确放射治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6 22:29
第一部分乳腺癌不同定位方式对放疗靶区确定的影响目的通过比较全乳放疗中,基于MR和CT模拟定位靶区勾画的差异,探究在无术中定位标记辅助的情况下,MR模拟定位在保乳术后放射治疗靶区确定方面的优势,从而减少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为临床精准放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研究共纳入20例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病理分期为T1-2N0M0的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已行保乳手术、术中未放置银夹标记,并拟行放射治疗。所有患者均各自在同一天内完成CT模拟定位和MR模拟定位,分别获取扫描图像上传至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由3名放疗科医生按照共同协商的标准,分别基于CT和MR模拟定位图像进行全乳临床靶区(CTVwB)和瘤床勾画。靶区勾画和参数获取均基于Varian Eclipse放疗计划系统。采集的主要参数包括:靶区体积、术腔可视化评分(CVS)、适形度指数(CIgen)和质心间距(dCOM)。不同模拟定位方式间的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不同观察者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结果纳入的20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8岁,所有放疗医生完成了全部患者瘤床的...
【文章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不同医生基于两种模拟定位图像勾画瘤床靶区示例??ACT模拟定位;BMR模拟定位(T2WI压脂相);C?CT-MR融合图像(横断??位);D-FCT-MR融合图像瘤床局部放大图(D横断位,E冠状位,F矢状位)
图1-3不同医生基于CT和MR模拟定位图像勾画不同术腔可视化评分瘤床示例??A-D4例患者;iCT模拟定位图像,ii三名放疗医生基于i勾画的瘤床,iiiMR模??拟定位图像,iv三名放疗医生基于iii勾画的瘤床。基于CT模拟定位勾画瘤床范??围:放疗医生卜红色,放疗医生2=二,放疗医生3=蓝色;基于MR模拟定位:放??疗医生1=粉色,放疗医生2-,放疗医生3=青色。??5.3?CVS与观察者间变异参数的关系??以CVS为横坐标,(:1^和dCOM分别为纵坐标,分别做两种模拟定位的散点??图,见图1-4。对于CT和MR模拟定位,CVS与(:1^均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CT:??产?0.699,尸=0.001;?MR:?0.895,?P<?0.001)。MR?模拟定位的?CVS?与?dCOM?呈高??度负相关(r=-0.752
图2-1是其中一位患者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示例。??图2-1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示例??PTVtb瘤床计划靶区;PTVwb全乳计划靶区;LAD冠状动脉左前降支??5.计划设计??利用VarianEclipse放疗计划系统(版本8.6),分别对10例患者进行IMRT和??VMAT两种技术瘤床同步加量计划设计。IMRT设6个射野,先设一对切线野,使??线束视角显示方向的PTVwb投影最小;第二对照射野在第一对的基础上上翘5°。??根据瘤床位置不同,在第二对照射野的基础上上翘10-15°,利用一对斜角野对PTVtb??推量,射野方向尽量少穿过左肺。剂量率每分钟400MU。IMRT计划射野方向分布??不意图见图2-2。??44??
本文编号:3037021
【文章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不同医生基于两种模拟定位图像勾画瘤床靶区示例??ACT模拟定位;BMR模拟定位(T2WI压脂相);C?CT-MR融合图像(横断??位);D-FCT-MR融合图像瘤床局部放大图(D横断位,E冠状位,F矢状位)
图1-3不同医生基于CT和MR模拟定位图像勾画不同术腔可视化评分瘤床示例??A-D4例患者;iCT模拟定位图像,ii三名放疗医生基于i勾画的瘤床,iiiMR模??拟定位图像,iv三名放疗医生基于iii勾画的瘤床。基于CT模拟定位勾画瘤床范??围:放疗医生卜红色,放疗医生2=二,放疗医生3=蓝色;基于MR模拟定位:放??疗医生1=粉色,放疗医生2-,放疗医生3=青色。??5.3?CVS与观察者间变异参数的关系??以CVS为横坐标,(:1^和dCOM分别为纵坐标,分别做两种模拟定位的散点??图,见图1-4。对于CT和MR模拟定位,CVS与(:1^均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CT:??产?0.699,尸=0.001;?MR:?0.895,?P<?0.001)。MR?模拟定位的?CVS?与?dCOM?呈高??度负相关(r=-0.752
图2-1是其中一位患者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示例。??图2-1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示例??PTVtb瘤床计划靶区;PTVwb全乳计划靶区;LAD冠状动脉左前降支??5.计划设计??利用VarianEclipse放疗计划系统(版本8.6),分别对10例患者进行IMRT和??VMAT两种技术瘤床同步加量计划设计。IMRT设6个射野,先设一对切线野,使??线束视角显示方向的PTVwb投影最小;第二对照射野在第一对的基础上上翘5°。??根据瘤床位置不同,在第二对照射野的基础上上翘10-15°,利用一对斜角野对PTVtb??推量,射野方向尽量少穿过左肺。剂量率每分钟400MU。IMRT计划射野方向分布??不意图见图2-2。??44??
本文编号:3037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30370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