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基于体感诱发电位探讨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17 03:30
  目的:基于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探讨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e,MRP)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9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运动再学习组、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组、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组,每组各30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基础的常规用药及常规康复训练,运动再学习组在此基础上加MRP疗法;针刺结合MRP组同时接受针刺和MRP疗法进行干预;穴位埋线结合MRP组受试者在接受与MRP组受试者同样治疗方法的同时加穴位埋线疗法。所有患者分别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同时在上述时间点检测受试者体感诱发电位N20的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使用SPSS21.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试验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研究对象招募流程及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主要仪器和材料
        2.3 干预方法
    3 结局指标
        3.1 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
        3.2 日常生活活动的评定
        3.3 电生理指标
    4 数据处理和分析
    5 伦理原则及审核
    6 病例流程图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各组受试者治疗前的基线检测
        2.1 治疗前三组受试者FMA、MBI评分的比较
        2.2 治疗前三组受试者SEP N20 潜伏期、波幅的比较
    3 各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FMA、MBI评分的比较
        3.1 FMA评分的比较
        3.2 MBI评分的比较
    4 各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电生理指标的比较
        4.1 SEP N20 潜伏期的比较
        4.2 SEP N20 波幅的比较
    5 各组受试者治疗后组间比较
        5.1 治疗后三组患者FMA、MBI评分组间比较
        5.2 治疗后三组患者SEP N20 潜伏期、波幅的组间比较
    6.体感诱发电位N20 潜伏期与FMA、MBI评分的相关性
讨论
    1 穴位埋线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2 运动再学习训练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3 穴位埋线结合MRP疗法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4 针刺结合MRP疗法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5 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对SEP N20 的潜伏期、波幅的影响
    6 SEP N20 的潜伏期与FMA评分的相关性
    7 SEP N20 的潜伏期与MBI评分的相关性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346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3346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d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