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基于NS1基因的亚洲型寨卡病毒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B细胞表位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1 18:19
  寨卡病毒(Zikavirus,ZIKV)是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RNA病毒,于1947年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发热恒河猴体内首次被发现,根据基因型差异,可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虽然ZIKV很早被发现,但由于患者临床症状轻微,仅表现为皮疹、发热、关节疼痛、结膜炎等,因此尚未引起全球关注。直至2015年巴西地区的暴发流行,并逐渐呈现出许多相关联的严重并发症,包括新生儿小头畸形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等,随后世界卫生组织将寨卡病毒感染列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此,建立和完善寨卡病毒早期检测和病原分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通过分析亚洲型寨卡病毒全基因组核酸序列特征,用AlleleID 7.2软件设计型特异性探针和引物,建立亚洲型寨卡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构建标准曲线,通过特异性实验、敏感性实验以及重复性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随后运用网络服务器及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寨卡病毒N S1蛋白B细胞表位进行系统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蛋白质抗原理化性质、跨膜区及信号肽预测、二级结构、疏水性、抗原性、灵活性、表面可及性等多参数预测,筛选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荧光定量PCR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 

【文章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NS1基因的亚洲型寨卡病毒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B细胞表位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图2-3?Primei?软件分析探针各项参数??Fig.2-3?Analysis?of?probe?parameters?by?Primer?Software??

软件分析,引物,软件,参数


??图2-6?Bioedit软件中下游引物所在位置??Fig.2-6?Location?of?Reverse?Primer?in?Bioedit?software??rm?■丨?ti「「■■■■——ini?ii???xj??V?K?G

琼脂糖凝胶电泳


录得到病毒的CDNA,以此为模板在冰上配置体系,应用本实验所设计的引物和??探针进行常规PCR反应。所得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显示:目的片段??大小约为80bp,与本实验所设计的理论目的片段75bp大小一致,如图2-8。??图2-8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Fig.2-8?The?result?of?Agarose?gel?electrophoresis??注:泳道1为实验组,泳道2为阴性对照组,泳道3为DLlOOODNAMarker??将目的片段连入PMD18-T载体中,并通过化学转化法把带有目的片段的??质粒转化DH5a感受态细胞,于控温摇床中摇振荡培养,lh后涂板。将涂有菌??液的LB平板培养基倒置于细菌培养箱37°C培养12h后挑取单菌落加入装有5??mLLB培养基的15mL离心管中振荡培养,时间12h,转速2200r/min,温度3??7°C。取4mL菌液提取质粒后将所获得质粒DNA送至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基因测序,通过测序结果的比对确认质粒标准品制备成功(图2-9和??图2-10)。提取到的质粒DNA利用分光度测定浓度为104.21ng/pL,OD260/OD??280=1.81,说明质粒的浓度和纯度较高。根据质粒


本文编号:3377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3377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0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