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胺培南体外诱导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后毒力特征变化以及转录组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8 12:33
目的:亚胺培南体外诱导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分析诱导前后的菌株的生理学,耐药性和毒力特征改变,以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变化,并进一步借助转录组学测序,去阐述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诱导耐药后的相关关键基因的变化。方法:1.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株采用低浓度肉汤传代法进行体外亚胺培南诱导,诱导后筛选出目的菌株,通过E-test法确认诱导后菌株的MIC值。此外,诱导前后的菌株通过16sRNA测序、PFGE等方法确定诱导前后菌株的同源性,以保证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2.诱导后的耐药菌株表型表化鉴定,主要包括:高粘表型检测、PCR检测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以及CPS的定量。3.通过血清抗性、抗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生物膜形成能力、体外动物实验来检测诱导前后的菌株毒力特征的变化,并通过转录组学分析相关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1.亚胺培南体外诱导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产生MIC值分别为2、4的耐药菌株,通过16sRNA测序以及PFGE同源性分析,诱导前后的三株菌是具有同源性。2.与诱导前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相比较,诱导后MIC值为2、4的耐药菌株发生了一系列微生物学变化,如:拉丝现象消失、PCR检测毒力基因如...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诱导前后菌株同源性分析
A. BD2411 菌株 B. 诱导后菌株 BD2411-2 C. 诱导后菌株 BD2411-4MIC=0.125 MIC=2 MIC=4图 2 诱导前后菌株对 IPN 的 MIC 值测定4.3 诱导前后菌株粘性变化
A. BD2411 B. BD2411-2 C. BD2411-4图 3 诱导前后菌株拉丝实验结果如图 4 所示,拉丝实验结果显示,诱导前后菌株拉丝发生了变化:诱导前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BD2411 拉丝长度>5mm,为阳性,表现为高粘表型,诱导后的菌株 BD2411-2、BD2411-4 拉丝现象消失,均为非高粘表型。
本文编号:3390793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诱导前后菌株同源性分析
A. BD2411 菌株 B. 诱导后菌株 BD2411-2 C. 诱导后菌株 BD2411-4MIC=0.125 MIC=2 MIC=4图 2 诱导前后菌株对 IPN 的 MIC 值测定4.3 诱导前后菌株粘性变化
A. BD2411 B. BD2411-2 C. BD2411-4图 3 诱导前后菌株拉丝实验结果如图 4 所示,拉丝实验结果显示,诱导前后菌株拉丝发生了变化:诱导前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BD2411 拉丝长度>5mm,为阳性,表现为高粘表型,诱导后的菌株 BD2411-2、BD2411-4 拉丝现象消失,均为非高粘表型。
本文编号:3390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33907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