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生物组织激光焊接工艺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离体生物组织激光焊接工艺试验研究
【摘要】:生物组织激光焊接技术(Laser Biological Tissue Welding, LTW)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炎症反应轻、疤痕不明显等优点,是一种很具潜力的组织缝合替代技术。但是目前大多数生物组织激光焊接研究都集中在激光辐照后的慢性组织学,缺乏系统分析激光参数和其他相关因素对组织焊接吻合效果的影响规律;另外由于焊接参数多,生物组织差异大,导致激光焊接技术的可重复性较低,组织融合的潜在机理尚不明确。本文结合ANSYS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的手段,主要探索了激光参数(如功率、光斑、激光输出方式、扫描方式等)和添加剂等因素对离体皮肤组织切口的焊接吻合效果,并给出生物组织激光焊接的作用机理和参数优化方案,以提高激光焊接技术在生物组织切口吻合应用的可重复性和安全性。本文首先基于生物组织中的皮肤特性,系统总结了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及激光在生物组织中热传输理论,为生物组织激光焊接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提供了可选择、可控制的重要参量。其次应用生物热传输理论,采用ANSYS有限元法,搭建了皮肤的两层结构模型,施加高斯分布激光热源,计算了不同激光功率、光斑、热源移动速度和扫描方式下,模型的温度响应情况,包括峰值温度、温度场分布和时间行为等。结合数值模拟的激光参数选择,采用自主设计的生物组织激光焊接试验平台对离体皮肤组织进行工艺试验研究,综合考虑了激光功率、添加剂、扫描方式和激光输出方式一系列因素对组织切口的焊接吻合效果。最终在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生物组织焊接机理和参数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组织切口受激光辐照而吻合的主要原因是组织与激光的热作用使内部温度升高至60~80℃,胶原和蛋白发生变性和凝结;BSA具有加速组织切口吻合,减少不可逆热损伤的作用;相比于连续激光,大功率下的脉冲激光,焊接时间减少30~40%,有助于提高焊接效率;在5W脉冲激光、脉宽50ms、光斑半径0.2mmm、焊接速度200mm/s(直线扫描)作用下,切口经BSA处理,其焊接成功率接近100%,具有高重复性,切口抗拉强度最高可达38.2N·cm-2。
【关键词】:激光 组织焊接 数值模拟 温度 蛋白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5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5
- 1.1 生物组织激光焊接技术9
- 1.2 生物组织激光焊接研究概况9-13
- 1.2.1 国外研究概况10-12
- 1.2.2 国内研究概况12-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13-15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方法13-15
- 2 生物组织特性与热传输理论15-23
- 2.1 皮肤结构15
- 2.2 生物组织的热物理性能15-16
- 2.3 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16-18
- 2.4 生物组织的热传输理论18-20
- 2.4.1 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18-19
- 2.4.2 生物组织的热传输方程19-20
- 2.5 热损伤模型20-22
- 2.6 小结22-23
- 3 生物组织激光焊接的数值模拟23-40
- 3.1 ANSYS中有限元法的数值求解步骤23-28
- 3.1.1 定义单元类型24
- 3.1.2 建立组织的求解模型24
- 3.1.3 确定模型热物理和光学性能参数24-25
- 3.1.4 网格划分25
- 3.1.5 确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25-26
- 3.1.6 确定加载热源模型和求解参数26-27
- 3.1.7 设置求解时间和时间步长27
- 3.1.8 求解27
- 3.1.9 输出结果27-28
- 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28-39
- 3.2.1 激光功率变化引起的组织温度响应28-31
- 3.2.2 激光光斑尺寸变化引起的组织温度响应31-35
- 3.2.3 热源移动速度变化引起的组织温度响应35-37
- 3.2.4 激光扫描方式变化引起的组织温度响应37-39
- 3.3 小结39-40
- 4 离体生物组织激光焊接的试验研究40-61
- 4.1 生物组织激光焊接试验平台设计40-43
- 4.1.1 确定激光波长40
- 4.1.2 设计激光焊接生物组织试验平台40-43
- 4.2 试验方法43-44
- 4.3 操作步骤44-45
- 4.4 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45-46
- 4.5 试验分析46-57
- 4.5.1 不同功率激光照射下的焊接试验46-48
- 4.5.2 添加剂对组织焊接效果的影响48-52
- 4.5.3 激光扫描方式对组织焊接效果的影响52-54
- 4.5.4 连续和脉冲激光照射下的焊接试验对比54-57
- 4.6 生物组织激光焊接机理和参数优化方案57-60
- 4.7 小结60-61
- 5 总结与展望61-63
- 5.1 总结61
- 5.2 展望61-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9
- 附录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边巴坚参;次旦南卓;;红铜的冶炼锻灰工艺试验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年09期
2 史克莉;黄凤桥;;莪术挥发油提取工艺试验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06年09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袁节平;陈际经;;柿竹园采矿爆破工艺试验研究[A];纪念方毅同志题词“振兴钨业”二十周年暨中国钨工业科技创新大会文集[C];2001年
2 刘维治;;江西五宝山钴银矿选冶工艺试验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3 杨继承;王立强;郑赞;刘宗铭;;紫铜MIG焊工艺试验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5年
4 余成;杜新;赵华伦;邱允武;;低品位含钼混合铜矿硫氧混选工艺试验研究[A];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建局五十年纪念文集[C];2012年
5 肖军辉;张昱;;高磷铁矿石氯化离析—弱磁选新工艺试验研究[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双安;宋均利;纪新;;东鞍山烧结厂一选车间提质工艺试验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蒲宗耀;陈松;黄玉华;赵健;宋绍玲;;耐碱耐温淀粉酶性能及退浆工艺试验研究[A];第十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论文汇编[C];2007年
8 郭宇;张杰;;利用某选矿厂产生的废水对该矿山的老尾矿进行综合回收铅锌的选矿工艺试验研究[A];复杂难处理矿石选矿技术——全国选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庞胜仑;徐通生;赵松庆;王宏伟;翟瑞锋;;用v法造型铸造ZL101A-T6铝合金耐压罐体的工艺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铸造学会消失模铸造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V法铸造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小艾;7103厂34车间6S推动车间旧貌换新颜[N];中国航天报;2005年
2 蒋善玉;济钢成功试制新16MnR钢[N];世界金属导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乐乐;离体生物组织激光焊接工艺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杨金林;多金属难选钼矿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袁政伟;不锈钢A-TIG焊应用工艺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4 张健;新型激光毛化模具及其工艺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5 王新志;难选硫化铅锌混合矿的选—冶联合新工艺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胡淼;江西某铜矿选铜新工艺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04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604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