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和氮-乙酰半胱氨酸抑制悬浮红细胞氧化应激损伤量效关系的初步比较
本文关键词:维生素C和氮-乙酰半胱氨酸抑制悬浮红细胞氧化应激损伤量效关系的初步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悬浮红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维生素C 氮-乙酰半胱氨酸 血液保存
【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VC)和氮-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悬浮红细胞保存过程中氧化应激损伤的抑制作用,二者介入悬浮红细胞的量效关系。方法取新鲜悬浮红细胞(采集制备至实验开始3 d)8袋(2 U/袋),使每袋均分为9份(40 m L/份),用无菌方式转移至50 m L塑料血袋,设VC(实验组):取4份分别加入0.1、1、10和100mmol/L的VC溶液各约4.44 m L,使其终浓度为0.01、0.1、1和10 mmol/L;NAC(实验组):取4份分别加入0.1、1、10和100 mmol/L的NAC溶液各约4.44 m L,使其终浓度为0.01、0.1、1和10 mmol/L;对照组:剩余1份加入等体积的等渗PBS。3组红细胞置于(4±2)℃保存,分别于保存7、14、21、28及35 d取样(6 m L/次)测定红细胞变形性、渗透脆性(g/L)、AT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 RBC保存初期,与对照组相比,1和10 mmol/L VC实验组对200-1、1 000-1剪切率EI、渗透脆性(g/L)、胞内ATP(μmol/g Hb)、GSH-Px(U/L)这4个指标均有改善:0.290±0.022 vs 0.297±0.018 vs 0.282±0.026、0.527±0.029 vs 0.538±0.023vs 0.520±0.043、4.892±0.128 vs 4.908±0.741 vs 5.000±0.068、4.82±0.49 vs4.74±0.52 vs 4.45±0.57、89.24±5.76vs 90.01±2.20 vs 75.51±16.03(P0.05);1和10 mmol/L NAC实验组在200-1、1 000-1剪切率EI值、渗透脆性、胞内ATP(μmol/g Hb)、GSH-Px(U/L)分别为:0.284±0.023 vs 0.298±0.012 vs 0.282±0.026、0.540±0.024 vs 0.550±0.027 vs 0.520±0.043、0.511±0.56vs 5.000±0.068 vs 4.45±0.57、90.59±9.9 vs 99.06±27.8 vs75.51±16.03,其他浓度实验组红细胞没有明显的改变或规律性;保存末期,与对照组相比,1 mmol/L VC和NAC实验组对渗透脆性(g/L)及GSH-Px(U/L)这2个指标有改善:0.260±0.017vs 0.257±0.027vs 0.241±0.024、0.507±0.019 vs 0.491±0.027 vs 0.485±0.036、87.89±10.83 vs 86.12±8.71 vs 77.75±8.17(P0.05)。结论适宜浓度的VC和NAC能够抑制悬浮红细胞保存过程中的氧化应激损伤,改善悬浮红细胞的保存质量。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维生素C 氮-乙酰半胱氨酸 血液保存
【基金】:四川省医学科研青年创新课题计划(Q15029)
【分类号】:R457.1
【正文快照】: 机体在大量失血、贫血等低血容量的情况下,输注红细胞能够有效地为组织及器官供氧,是拯救生命的重要抢救和治疗措施。但是在红细胞在保存的过程中,会发生贮存损伤及细胞老化[1-3];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成逐渐减少,其含量与输注后红细胞的生存率有明显的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和银;魏钢;;宜宾市中心血站悬浮红细胞容量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9年12期
2 朱佳晖;左曙蓉;孙新;李芬;张德泰;曹奎杰;;气动物流传输系统传送悬浮红细胞安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年09期
3 刘苑苑;;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与悬浮红细胞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S1期
4 聂海祺;张坤莲;吕延中;栾燕;刘显智;刘嘉馨;王红;李长清;李剑平;;滤白悬浮红细胞保存期内质量抽检[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S1期
5 于帅;黄用文;吴月青;孙桂香;林梦霞;董轲;于洋;;海南地区悬浮红细胞实际容量调查[J];海南医学;2014年15期
6 张艳华;;去白悬浮红细胞 临床应用更安全[J];医学动物防制;2007年02期
7 王玉芳;;西宁地区悬浮红细胞在妇产科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07年05期
8 徐忠;邱颖婕;林俊杰;周筱嫣;陆龙娣;章舜玮;钱开诚;;制定悬浮红细胞类制品溶血性指标的探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年03期
9 王照军;曹红荣;刘兴文;;过滤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的洗涤红细胞质量探讨[J];淮海医药;2008年06期
10 戴庆昭;;悬浮红细胞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苑苑;;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与悬浮红细胞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比较[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2 陈道斌;侯万杰;覃朝峰;;悬浮红细胞质量控制标准探讨[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娟娟;邹晓萍;舒勤;樊小蓉;涂茜;海鸥;;去除白细胞并辐照后的悬浮红细胞质量观察[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熊志高;罗贤瑞;李鸣;;去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质量探讨[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5 聂慧芳;张玉春;薛双林;张鹏;李国英;;血站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效期的实验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梁文飚;刘衍春;魏鹏;黄兵;祝玲;陶旭荣;;不足量血的应用潜能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7 骆展鹏;樊小蓉;戴宝剑;王娟娟;邹晓萍;;脂肪血制备悬浮红细胞的质量观察[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8 王同显;万旭;孙波;;去除白细胞对悬浮红细胞保存期间流变学特性的影响[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文娟;体外储存致悬浮红细胞凋亡损伤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桂林;一氧化氮对悬浮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机制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2年
3 李雪晶;济南市采供血动态分析及预测[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19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71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