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扩散系数在非小细胞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12 21:29
本文关键词:表观扩散系数在非小细胞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癌 非小细胞肺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蛋白激酶抑制剂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中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5月-2015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19例拟接受TKI的晚期NSCLC患者,于靶向治疗前、治疗1周后以及治疗4周后进行3次CT及MRI扫描,比较不同时间点肿瘤长径、平均ADC值的变化;分析不同时间点肿瘤平均ADC值与肿瘤最大径及最大径变化率的相关性;比较有效组及无效组各个时间点ADC值组内及组间差异。用Bland-Altman分析法分析操作的可重复性。结果治疗1周后ADC值较治疗前显著增加(t=-6.329,P0.05),而治疗1周后肿瘤最大径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ADC值明显升高(t=-4.878,P0.05),肿瘤最大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54,P0.05)。靶向治疗前肿瘤ADC值与治疗4周后的最大径变化率呈负相关(r~2=-0.474,P0.05)。有效组内靶向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有效组与无效组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操作者间可重复性好。结论靶向治疗1周后的ADC值能较肿瘤最大径更敏感地反映肿瘤治疗后的改变,并且治疗前的ADC值在预测靶向治疗4周后的最大径变化趋势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具有可重复性。
【作者单位】: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福建省立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癌 非小细胞肺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蛋白激酶抑制剂 治疗结果
【基金】:福建省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2013-ZQN-JC-5)
【分类号】:R445.2;R734.2
【正文快照】: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的75%~80%,患者就诊时多为晚期或已发生转移。既往研究证明,单独应用靶向药在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方面有显著疗效[1-2],厄洛替尼或克唑替尼等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高级别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利华;陈永峰;张久权;王文伟;夏云宝;王健;;表观扩散系数值在鉴别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年08期
2 潘希敏;魏富鑫;黎规典;;表观扩散系数在子宫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3年10期
3 A.F.Halaweish;E.A.Hoffman;D.R.Thedens;M.K.Fuld;J.P.Sieren;E.J.R.van Beek;王霁g;;不吸烟者肺膨胀水平对超极化~3He表观扩散系数测量的影响[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3年05期
4 王霈;张辉;苏晋生;张华华;武瑞凤;郭娟;王俊波;秦江波;;正常妇女乳腺不同月经周期表观扩散系数差异的初探[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年01期
5 管s,
本文编号:839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8396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