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民族志视野中的古镇旅游——以云南官渡古镇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31 13:21

  本文关键词:民族志视野中的古镇旅游——以云南官渡古镇为例 出处:《青海民族研究》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古镇 遗产 旅游 怀旧 具身


【摘要】:当下我国古镇游作为遗产旅游的一种类型越来越"热",这种将"古"(包括古迹、古旧、古风、遗址、遗俗等)与遗产事业相结合的旅游时尚,将文化遗产作为怀旧的对象,同时又将遗产变成一种消费资产。本文对古镇旅游的形制进行探讨,分析在后现代语境中古镇旅游为何会成为大众旅游的深层原因。本文以民族志的视野将云南官渡古镇作为实例进行分析,并简述遗产旅游的各种具身性(embodiment)体验。结合"家园遗产"概念对中国式的古迹观光态度进行阐述。
[Abstract]:Nowadays, as a type of heritage tourism, tourism in ancient towns in Chin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ot", which combines "ancient" (including historic sites, ancient styles, ruins, customs, etc.) with heritage undertakings. Cultural heritage is regarded as the object of nostalgia,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becomes a kind of consumer asse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rm of ancient town tourism. This paper analyzes why the ancient town tourism has become the deep reason of mass tourism in the post-modern context. This paper takes the ancient town of Guandu in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nography. This paper also briefly describes the various experiences of heritage tourism and expounds the Chinese style of historic sightseeing attitude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home heritage".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
【分类号】:C95
【正文快照】: 在当今的大众旅游中,古镇游已然成为一种特色性的旅 族村寨。综上,我们对古镇的理解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游活动,而且呈现兴盛的态势。这种将怀旧与古镇相融合的 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历史特色的古建筑群、古民居、传统习旅游方式,羼人了文化遗产的诸种元素,可归人“遗产旅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董培海;李伟;;旅游、现代性与怀旧——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旅游学刊;2013年04期

2 彭兆荣;;家园遗产:现代遗产学的人类学视野[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3 魏小安,窦群;云南丽江旅游的发展与大研古镇的发展方向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2年04期

4 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桂林;蔚芝炳;;脱离对立,走向和谐——浅谈面临快速发展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高耸;姚亦峰;;历史文物古迹保护与城市更新关系的研究——以南京内秦淮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3 别金花;;世界遗产原真性与旅游商业化探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李丽;李兵强;;商丘古城与世界文化遗产1[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5 张杰;;旧城遗产保护制度中“原真性”的谬误与真理[J];城市规划;2007年11期

6 黄瑛;张伟;;浅议产权归属与南京民国居住建筑的保护——以颐和路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9年09期

7 楼舒;;杭州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J];城市;2008年02期

8 王华清;闵小耘;杨志翠;;建设乐山民俗民间文化街的设计构想[J];当代艺术;2008年03期

9 李琳;;会呼吸的“史记”——关于建筑历史遗产保护模式的关注与思索[J];福建建筑;2010年10期

10 孙晓宁;于辉;;基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林小如;黄亚平;姜珊;;汉阳历史文化风貌区再生中保护策略[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林小如;李海东;;关于《奈良宣言》的反思——也谈历史遗产的“原真性”[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杰;;旧城遗产保护制度中“原真性”的谬误与真理?[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杰;庞骏;;城市文化遗产管理制度的关联与割裂——兼论旧城更新文化遗产管理机制的创新[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段德罡;黄梅;;纳西族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进展及建议[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6 常燕勋;;基于动态保护规划的历史街区安全因子探析——以张家口市堡子里历史街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7 陈少牧;胡娟;;保护农村历史文化资源 推进旅游事业健康发展——以福建省泉州市晋江福全村为典型个案[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峰;新遗产城市[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英杰;北京清代南苑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张倩;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沈海虹;“集体选择”视野下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李宏利;城市更新中历史环境的管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于洪;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陈侠;传承与发展[D];同济大学;2007年

9 黄琪;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D];同济大学;2008年

10 王希智;城市矿山区景观化再生方法[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翊e

本文编号:1359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59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f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