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青海多民族格局之形成关系探析
本文选题:青海东部 切入点:多民族格局 出处:《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摘要】:青海东部是我国少数民族形成和生活的重要区域之一,吐谷浑进入青海东部的时间大体上和241—382AD的冷期相对应,而吐蕃、蒙古族、土族和撒拉族的形成或进入青海,基本上都是在寒冷的气候背景下进行的。寒冷的气候是一种驱使社会和文化分化的重要因素,而这种分化的因素又导致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民族的形成。
[Abstract]:The eastern part of Qinghai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gions of the formation and life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our country. The time when Turu Hun enters the eastern part of Qinghai corresponds to the cold period of 241-382AD, while the formation or entry of Tubo, Mongolian, Tu and Sala into Qinghai. The cold climat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driv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ifferentiation, which in turn leads to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many nationalities.
【作者单位】: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博物馆;
【分类号】:C9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保,康兴成,施雅风;近2000年都兰树轮10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及其与中国其它地区温度代用资料的比较[J];地理科学;2000年05期
2 金勇强;;气候变化与青海历史时期的战争[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5期
3 康兴成,LisaJ.Graumlich,PaulR.Sheppard;青海都兰地区1835a年轮序列的建立和初步分析[J];科学通报;1997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兴成,张其花,Lisa J. GRAUMLICH,Paul.SHEPPARD;利用树轮资料重建青海都兰地区过去1835年的气候变化[J];冰川冻土;2000年01期
2 王立国,钟巍,李Pr;全球小冰期的气候变化[J];冰川冻土;2002年06期
3 赵引娟,钟巍,薛积彬,彭晓莹;“Dark Ages”冷事件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05年02期
4 方克艳;勾晓华;陈发虎;彭剑峰;刘普幸;王茂;朱有明;;树轮生态学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08年05期
5 陈振举;陈玮;何兴元;邵雪梅;孙雨;张春涛;付印东;刘铁红;;沈阳福陵油松年轮宽度年表的建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谢连文,黄思静,李锋;罗布泊盐湖近2000a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遥感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7 王君波,朱立平;青藏高原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现状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8 王翠花,李雄,缪启龙;中国近50年来日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9 袁顺全,千怀遂;能源消费与气候关系的中美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5期
10 许清海,阳小兰,杨振京,梁文栋,孙黎明;孢粉分析定量重建燕山地区5000年来的气候变化[J];地理科学;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秦宁生;邵雪梅;时兴合;靳立亚;朱西德;汪青春;;青南高原树轮年表的建立及与气候要素的关系[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瑞波;袁玉江;魏文寿;喻树龙;尚华明;王丽丽;陈峰;;树轮记录西藏东部过去400a秋冬季平均最低气温[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3 张同文;王丽丽;袁玉江;魏文寿;喻树龙;张瑞波;陈峰;尚华明;范子昂;;利用树轮宽度资料重建天山中段南坡巴仑台地区过去645年来的降水变化[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4 孙健;孙相海;宋树礼;潘艳秋;;近61a山东夏季降水和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S3)[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 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露双;长白山典型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赵侃;贵州董哥洞近1000年石笋纹层年代学与同位素气候重建[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侯迎;基于树轮资料重建石羊河上游历史时期气候与径流量变化[D];兰州大学;2011年
4 谢远云;江汉平原江陵地区9 kaBP以来的气候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5 李斌;柴达木盆地贝壳堤剖面有机分子化石与沉积环境[D];兰州大学;2006年
6 赵兴云;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树轮δ~(13)C年序列及方位变化的环境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琰;洞穴石笋高精度ICP-MS铀系年代学与西南岩溶地区古气候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8 陈忠;冰消期晚期以来德令哈尕海湖气候环境演变的碳、氧同位素记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07年
9 程弘毅;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李钢;历史时期中国蝗灾记录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集成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小丽;若尔盖地区晚全新世泥炭记录的环境演化[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李颖俊;祁连山地区树轮记录的气候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陈超;近千年全球及中国地区气候变化的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4 于玲玲;鄱阳湖沙山记录的小冰期气候变化及其区域社会经济响应[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录;新疆西部伊犁地区北天山南坡树木年轮气候重建与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秦莉;新疆天山中部北坡头屯河及三屯河流域树木年轮气候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义成;阿勒泰地区中东部树木年轮气候重建与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8 况润元;湖北神农架近2000年来的石笋气候记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立国;塔里木盆地南缘4.0 ka来气候与环境演变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10 潘娅婷;博尔塔拉河流域树轮研究与气候重建[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彭熹,张保珍,钱桂敏,李海军,,徐黎明;青海湖全新世以来古环境参数的研究[J];第四纪研究;1994年03期
2 康兴成,L.J.Graumlich,P.Sheppard;青海都兰地区1835年来的气候变化──来自树轮资料[J];第四纪研究;1997年01期
3 王绍武,叶瑾琳,龚道溢;中国小冰期的气候[J];第四纪研究;1998年01期
4 沈吉,张恩楼,夏威岚;青海湖近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J];第四纪研究;2001年06期
5 刘洪滨,邵雪梅,黄磊,梁尔源,方修琦,王丽丽;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地区近千年来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J];第四纪研究;2005年02期
6 康兴成,张其花,Lisa J.Graum lich,Paul Sheppard;青海都兰过去2000年来的气候重建及其变迁[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2期
7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1973年02期
8 姚檀栋,谢自楚,武筱
本文编号:1667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66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