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人类学研究的华南实践——付广华新著《生态重建的文化逻辑》评介
本文选题:人类学研究 切入点:文化逻辑 出处:《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年01期
【摘要】: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我国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中国的环境人类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中国的生态与环境人类学研究领域,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付广华博士可谓用力甚勤,是我国华南生态与环境人类学研究领域的青年才俊。2013年6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付广华博士的新著《生态重建的文化逻辑——基于龙脊古壮寨的环境人类学研究》(以下简称《生态重建的文化逻辑》)一书。该书
[Abstract]:Since 1990s, with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hina,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anthropology in China.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anthropology in China, Dr. Fu Guanghua of Guangxi National Studies Center is a talented young man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anthropology in South China."Cultural Logic of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Anthropology based on Longji Ancient Zhuang Villag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ultural Logic of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by Dr. Fu Guanghua, published publicly by the Press of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Book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C9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庆忠;;人类学追踪调查的虚与实——重访南景村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7年01期
2 王启梁;;从书斋的冥想中出走——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浅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何星亮;;普及人类学知识,把“人类学概论”列为高校基础课[J];群言;2008年08期
4 叶舒宪;;人类学与文化寻根[J];党建;2011年04期
5 庄孔韶;方静文;;作为文化的组织:人类学组织研究反思[J];思想战线;2012年04期
6 J·莫拉雷斯;闻四海;;没有印第安人,反对印第安人[J];民族译丛;1979年03期
7 潘征;;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学术讨论会在榕召开[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87年01期
8 李坚尚;加强西藏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把工作做到人民心上[J];民族研究;1989年05期
9 郑镇;;马克思《人类学笔记》近期研究述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0年09期
10 陈国强;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与原始社会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一飞;李彬;;关于我国都市人类学发展的几点设想[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2 ;首届都市人类学会讨论会提出加快都市人类学发展[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3 杜发春;;民族所召开都市人类学研究学术研讨会[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麻国庆;;祖荫下的社会认同:宗族、同族与门中——“传统”的复兴与创造的东亚人类学的比较研究(发言概要)(草稿)[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叶舒宪;;人类学质疑“发展观”[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李亦园;;致人类学高级论坛贺信[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7 谢玉杰;;第二届人类学高级论坛闭幕词[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8 安晓平;苑鹏;徐杰舜;;人类学:人类历程的历史镜子[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9 阮西湖;张继焦;;国外都市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及发展趋势[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10 黄凤祥;;在“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上的发言[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熙涵;人类学研究后继乏人[N];文汇报;2008年
2 田建明;泰勒:第一位对文化概念进行人类学定义的学者[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民研;探讨企业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4 海路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走出山野”彰显人类学跨学科特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王丽娜;中国走出去需要海外人类学[N];中国民族报;2012年
6 安晓平 苑鹏 徐杰舜;人类学:人类历程的历史镜子[N];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侯波波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提供多元视角的法律人类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郑少雄;2010年以来国外人类学研究动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朱晓剑;人类学不是历史的注脚[N];深圳商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李永杰 实习记者 章昕颖;海洋人类学:凝练与海洋相处的智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蒋俊;帝国边陲:桂西土司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孙金菊;乡村回族妇女疾病与健康的人类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石峰;组织参与的力量性与缺失性替补[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余冰;西街社会[D];中山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丘文荣;南登屯村庄规划的人类学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张磊;荀令留香—文若之死的人类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刘宇;蹲点:以湘西老村为例的人类学考察[D];中南大学;2006年
4 李凌飞;“学困生”个案的人类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王世晓;网恋的虚拟人类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房琳;人类学生命史中移情问题的探讨[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7 蔡柳青;蚕农经济生活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宋敏;美术人类学的历史、现状及走向[D];兰州大学;2007年
9 陶洁;关于城镇贫困人口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刘颖;女性性服务者流动性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06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706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