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融与嬗变:基督教与怒江傈僳族文化
本文选题:怒江州 切入点:云南省西北部 出处:《基督宗教研究》2012年00期
【摘要】:正一、问题的提出怒江傈僳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北邻藏区,西、南邻缅甸,辖泸水、福贡、兰坪、贡山四县。全州人口52万,少数民族比例占92.2%,包括傈僳族(51.6%)、白族(28%)、怒族(6%)、普米族(3%)、独龙族(1%)等。基督教自1913年传人怒江地区后,影响范围迅速扩展至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四县,信徒群体以傈僳族为主,包括怒族等其
[Abstract]:The problem is, the Lisu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Nu River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Yunnan Province, North Tibet, West, south of Burma,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Lanping, Lushui, Fugong and Gongshan County four. With a population of 520 thousand, ethnic minorities accounted for 92.2%, including the Lisu nationality, Bai (51.6%) (28%) (6%), Pumi, nu (3%), Derung (1%). Since 1913, the Nu River area after the descendants of Christian influenc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scope to Lushui, Fugong Gongshan, Lanping County, four, a group of believers to Lisu, including the nu
【分类号】:B9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元吉;;傈僳族传统音乐[J];民族音乐;2006年02期
2 杨民康;;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赞美诗的五线谱和简谱记谱法研究[J];中国音乐;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民康;;云南与东南亚傣仂南传佛教文化圈寺院乐器的比较研究——以太阳鼓及鼓乐的传播与分布为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吕Pr;申晓虎;;谈基督教对傈僳族文化的影响[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2期
3 申晓虎;;交融与嬗变:基督教与怒江傈僳族文化[J];基督宗教研究;2012年00期
4 宫宏宇;;基督教传教士与西国乐法东渐——从傅兰雅的教学实践看“主音嗖乏”教学法在晚清的传播[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年03期
5 吕Pr;申晓虎;;交融与嬗变:基督教与怒江傈僳族文化[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6 赵蕾;;从宗教信仰谈滇西北少数民族的基督教音乐——对怒江流域贡山县傈僳族的田野考察[J];民族音乐;2010年05期
7 陈其射;;冯文慈的教研思想给我的启示[J];中国音乐;200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民康;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赞美诗的文字记谱法研究[J];音乐研究;2005年03期
2 杨民康;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的基督教音乐文化[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道生;保家卫国的硬骨头——怒江各族人民反抗侵略者纪事[J];今日民族;2004年11期
2 李江龙;分享怒江[J];今日中国(中文版);2005年06期
3 李雪菲;怒江州见闻——赤恒底教会[J];天风;2000年10期
4 鲁克;;边走边看 走读怒江[J];微电脑世界;2012年05期
5 肖迎;元、明、清时期怒江地区民族社会生活概说[J];思想战线;1996年05期
6 包黎;试论怒江民族文化的特色[J];学术探索;1999年06期
7 李维彪;;论怒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时代人物;2008年08期
8 彭亮;怒江建坝的是与非[J];风景名胜;2004年06期
9 程立山;;怒江拾韵[J];边疆文学;2001年07期
10 纪嫣然;陈瑶;;水墨怒江[J];青年与社会;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道生;;浅谈怒江近现代民族史料研究的时代效应[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周福桥;;怒江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A];2012年云南农业环境保护协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益敏;;怒江峡谷基于人居环境的反贫困模式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4 刘建业;;重视少数民族史料的征集与研究[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程炯;罗云姣;;基于国家战略下的怒江州交通布局突围[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6 熊仲金;;推动怒江干流水电开发[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7 陈丹;冯彦;;怒江中下游干流规划梯级开发河段关键人文对象识别及敏感度评估[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刘星;;怒江水能资源开发与流域区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9 办公厅调研组;张秀娟;杜剑楠;胡鹏飞;;关于云南省怒江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10年)[C];2011年
10 熊仲金;;浅析怒江电矿经济持续发展战略[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余戈;怒江建坝已成定局?[N];北京科技报;2004年
2 刘征荣;怒江州发展经济不忘环保[N];云南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张瑞芳;对话怒江:富饶中的极度贫困[N];云南日报;2005年
4 怒江州委宣传部 提供;怒江州“怒江问题”研究取得实效[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刘为民 郭维昆;真情满怀怒江行[N];云南日报;2006年
6 记者 罗霞;玉溪筹资120万元援助怒江教育[N];云南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为民 通讯员 克受艺;怒江科学谋划促发展[N];云南日报;2007年
8 记者 刘为民;怒江州完成民族“直过区”经济社会调查[N];云南日报;2007年
9 记者 王云珊;怒江描绘“二次跨越”蓝图[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刘为民;怒江州教育发展步伐加快[N];云南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正东;怒江地区近代社会环境变迁中的族际共生关系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奕欣;怒江金丝猴(Rhinopithecus strykeri)行为生态初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3 郭承崧;怒江电信FTTH项目规划和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褚质丽;近代怒江地区傈傈族经济社会发展演变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5 张强;怒江州水电产业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沈萍;行动者、资源与行动策略[D];复旦大学;2011年
7 蒋睿;怒江峡谷旅游反贫困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朱毅清;怒江州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张迎春;怒江案例中的环境话语:多元声音和文化挣扎寻找失声话语[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陈永超;云南怒江儿童健康综合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721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72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