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女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婚俗的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惠安女 + 长住娘家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6期
【摘要】:惠安女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在婚俗上有相似之处,即长住娘家或称不落夫家,表现在:婚后数日新娘即返娘家长住,怀孕后才回夫家;只在节庆、农忙时到夫家几次;以住娘家时间长为荣,过早到夫家将被人耻笑;早婚。不同之处在于惠安女婚前婚后自由都较少。文章认为,惠安女长住娘家婚俗源于古闽越文化,但惠安所在的闽南地区汉化程度较其他少数民族深,儒家传统的三从四德、从一而终观念对惠安女的影响更深远。
[Abstract]:There are similarities in marriage customs between Hui'an daughter and southern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our country, that is, staying in the family of the mother or not leaving the husband's house,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bride returns to her mother's house for a few days after marriage, only returns to her husband's house after pregnancy, only comes to her husband's house several times during the festival, when the farm is busy; Be proud to live in your mother's house for a long time, and be laughed at your husband's home too early; early marriage. The difference is that Huian women have less freedom after marriage. The article holds that the marriage custom of Huian woman living in her family originated from the ancient Min-Yue culture, but the degree of Sinicization of Huian nationality is deeper than that of other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hree conformities and four virtues of Confucian tradition on Huian women is more profound.
【作者单位】: 泉州师院应用科技学院;
【基金】: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闽南文化视野下的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现状、前景与对策”(B053) 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资助项目“闽西南文化旅游创意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互动研究——以泉州市为例”(JA2235S) 2012年泉州师范学院教改项目“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行业流失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H22)
【分类号】:K89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顾凤威;“不落夫家”婚俗透视[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燕清;福建文化生态与历史文化传承[J];东南学术;2003年05期
2 景秀艳;福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J];福建地理;2003年01期
3 周典恩;浅析百越文化特征中的环境因素[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4 郭玉峰;生育权的嬗变:“生父”身份的确认与父系制的确立[J];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少安;黄凯南;;劳动分工、学习博弈与惠安女“长住娘家”婚俗[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何郑莹;裘行洁;徐建刚;;历史文化名城长汀保护规划初探[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文娟;宋代福建庄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照;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壮族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媛;论永安地区的经济特色与社会发展[D];福州大学;2006年
3 马晓静;陈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潘艳勤;布岱人的“(弄下)桥”仪式与“不落夫家”[D];广西民族大学;2004年
5 罗金满;泉州梨园戏与民俗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沈醒狮;独龙族文面习俗现状调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田茂军;保护与开发:民俗旅游的文化反思——以湘西民俗旅游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3 郭志超;田野调查与文献稽考:惠东文化之谜试解[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4 何绵山;闽越文化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李淑霞;解放前少数民族古老婚制述略[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大同;;略述惠安人的群体性格[A];惠安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2 何绵山;;浅谈闽越文化对福建文化的影响[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版编辑 陈俊 朱泓 王壹霖 曾绍洋;提升文化软实力 促进特产业升级[N];中国特产报;2008年
2 记者 吴泽华;“()埔女”获颁文化商标[N];泉州晚报;2011年
3 记者 李珂 通讯员 陈新华;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备受关注[N];福建日报;2006年
4 刘妮;精美的石雕荟萃蒲河新城[N];沈阳日报;2007年
5 惠宣;文化繁荣 让生活更美好[N];泉州晚报;2011年
6 林万民;福建惠安:石雕文化孕育独特经济产业[N];中国特产报;2007年
7 张鹏 王飞雄 曾志刚 陈桂生;文化品牌展现非凡魅力[N];泉州晚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闵凌欣 姚瑾 实习生 上官蓝波 杜桂发 陈维 柯恒禹;隆德:让宁南特色文化熠熠生辉[N];福建日报;2010年
9 周sゾ”颈ㄗは妹偶钦,
本文编号:1954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954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