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视野下的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
本文关键词:政治学视野下的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政治学视野下的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
试,力争突破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理解误区,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的形态和成因,探求群体性事件的一般规律,为正确处理此类问题,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提出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与理论回顾
中国正处在体制变革、社会转型的时期,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表现为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民族问题与社会的深层次问题交织在一起,有所增加。因此,,形式:
第一,经济、民事、个体之间发生的纠纷,,来自西北、西南的,;有些流动商贩则在商业,。有的还以民族风俗习惯为由携带管制刀具,制造事端,源头和性质往往都是经济、民事纠纷,不能认为是民族矛盾。但是,,也有可能使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第二,宗教因素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主要有伤害少数民族信教群众宗教感情引发的纠纷,教派之间或教派内部矛盾引发的纠纷,一些少数民族信教群众违反相关规定引发的纠纷,跨地区非法传教引发的纠纷,外来信教群众擅自建立宗教活动场所引发的纠纷,涉及宗教团体权益的纠纷等。如2006年乌鲁木齐市某回民清真寺,因阿訇的人选问题产生争议,后又因教产问
②题发生矛盾,引起教徒之间的冲突。还有就是在城市城镇改造过程中,一些清真寺等宗教活
动场所被拆迁,由于未得到妥善安置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第三,触犯少数民族感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主要表现为报纸、杂志、图书、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出现违反民族宗教政策、伤害少数民族感情的内容,引发少数民族群众的强烈不满和抗议。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曾有一本读物由于伤害了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感情,引起一些地方上千人游行抗议。媒体具有传播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使得此类事件极易在较短时间内扩散,导致事态扩大和升级。
第四,清真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这类事件有的是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了解不够而误用了清真标识,有的是为了经济利益故意冒用清真标识,也有部分是个别别有用心的人蓄意制造事端。这类事件虽然数量不多,但容易引起部分地区穆斯林群众的强烈不满,甚至引发为群体性事件。
第五,历史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因历史问题引发的事件所占比重不大,但由于矛盾蓄积较久且多为深层次原因,如果不能得到充分重视、研究和有效化解,容易演化为群体性事件。例如,云南省普洱市、玉溪市、红河州交界的黑树林地区,是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①参见陈乐齐《我国城市民族关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②参见曹修伟《浅析新疆城镇少数民族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23
本文关键词:政治学视野下的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6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9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