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边界:社会如何分类
[Abstract]:By reviewing the discussion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ross-cultural categories by classical anthropological writers, the author traces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classification in the theory of ethnic boundary. This paper tries to prove that the basis of social classification is the innate sense of time and space and the sense of kinship and body matter in the process of birth and growth. It depends on the innate cognitive ability and the acquired "family" feeling and physical percep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social classification embodi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ructure of form and object" and "transcendental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par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国崛起与应用人类学研究美国经验的启示”(11JJD8100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各民族关键符号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13AZD05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0AMZ003)
【分类号】:C9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纳日碧力戈;;语言中的身体隐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戴庆厦;刘菊黄;傅爱兰;;云南蒙古族嘎卓语研究[J];语言研究;198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辉;;亚里士多德城邦政治的中庸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2 赵丹;;民族心理与其语言运用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3 王海明;公正:以德治国的最重要原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石永泽;柏拉图的“神”[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5 刘光顺;顾玉平;;洞穴之喻与认知方式辨疑[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6 赵义良;;古希腊德性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内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卢智增;;公正:公共行政的价值目标[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4期
8 刘少虎;;历代屯垦绩效对民国新疆的中华民族认同影响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戴建春;;公平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李宏伟;佟训舟;;拉铁摩尔的“中国情结”[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晓颖;;秩序与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航;;科学还是人文?——以亚里士多德为例[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张钊;杨建飞;;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基于演化博弈论的探讨[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4 王铭铭;;民族地区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课题[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5 袁剑;;清代中国的“边疆性”及其现代意义[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6 徐新建;;牧耕交映:从文明的视野看夷夏[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7 邓启耀;;从马背到牛背——云南蒙古族民间叙事中的文化变迁镜像[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8 郝亿春;;实践的内在性维度——以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为基础的考察[A];实践哲学的使命——首届“汉语学界实践哲学论坛”发言文稿[C];2011年
9 赵旭东;;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的特征及其转化[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10 胡玉春;;边缘地带文化互动的历史记忆——以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为例[A];论草原文化(第九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丛海平;元代军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4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应成;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伊利贵;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魏延梅;在自觉、互动和对话中传承民族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霍滨;论公共行政的伦理维度[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俞少奇;公民参与慈善事业管理的制度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晋镭;基于视觉感知的留园空间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常雯婕;文化交流、融合进程中民族服饰的流变[D];云南大学;2010年
6 许静;灾难新闻图像的选择与传播效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林茂申;马基雅维里《君主论》之“新君主”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刘银军;政治哲学视野下的孔子仁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杨晓伟;热河驻防八旗生计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许海军;古希腊人的智慧观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峰,岑红;试论布依族传统生产性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J];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01期
2 应文达;;论民族文化的生存问题[J];才智;2013年18期
3 韩传峰;赵苏爽;刘兴华;;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培育应急文化[J];中国应急管理;2014年06期
4 李官;张婷婷;;论民族与文化的关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5 靳晓芳;;论以文化为基准的民族意识分类[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6 杨淑玉;林艳;周文翠;;赫哲族文化生态特征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民族论坛;2014年07期
7 王天锐;;浅议贵州民族文化[J];布依学研究;2004年00期
8 沈其新;;中华廉洁文化基本理论三题[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9 蒋颖荣,廖炼忠,晏月平;性文化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思想战线;2002年04期
10 周光大;;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发展繁荣[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师英杰;;多民族和谐文化建设研究——以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扬为例[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2 王天锐;;浅议贵州民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思川;;文化多元视野中的民族性——读《论民族性》[A];2013年中国民族法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黄蓉芳 通讯员 粤宣;“菜味儿”就是“文化味儿”[N];广州日报;2010年
2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蔡熙;试论苗族的生态文化特征[N];贵州民族报;2014年
3 宁夏泾源县质监局 王成录 王真;建设质监廉政文化 筑牢思想道德防线[N];中国质量报;2010年
4 郭冲;文化代沟横亘 教育需重方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付水晶;赫哲族鱼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牛玉西;畲族与客家的文化互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张萍芬;宕昌藏族民俗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志勇;黔东南苗族斗牛文化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5 周慧慧;闽东畲族汉化进程中的文化发展与遗失[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6 赵志君;布依族对歌文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7 汤e,
本文编号:2209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209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