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羌彝走廊的研究路径
[Abstract]:As Fei Xiaotong emphasized many times in the 1980s, the issue of "Tibetan and Yi Corridor" began to be concerned by scholars, and scholars began a large number of practical investigations and studies. However, the concept of "Tibetan and Yi Corridor" lacks the emphasis o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Qiang nationality, which should be included in it. The emphasis on the historical culture of the Qiang nationality should be of irreplaceable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rridor. Recent studies on Qiang language branch (Qiangic or Kiangic) are sufficient to illustrate this problem. In order to remedy this obvious defect, this paper first emphasizes the historical role of ancient Qiang in the national corridor,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view that the correct name of the national corridor should be "Tibetan Qiang Yi Corridor". On this basis, the research history and current research path of "Tibetan Qiang Yi Corridor" are reviewed,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ter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Tibetan Qiang Yi Corridor".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奇葆;;以先进文化引领巴蜀文化繁荣发展 促进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J];党建;2011年12期
2 张振刚;何锟宇;郑漫丽;;关于理县佳山石棺葬墓群的两个问题[J];江汉考古;2011年01期
3 李绍明;六江流域民族考察述评[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4 孙宏开;;羌语支在汉藏语系中的历史地位[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李先登,杨英;四川茂县牟托石棺墓的初步研究[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硕;附国与吐蕃[J];中国藏学;2003年03期
2 任小波;;连缀残片 聚沙成塔——陈楠《明代大慈法王研究》评介[J];中国藏学;2008年01期
3 郭建勋;;族际交往与文化变迁——对康区“哑巴灯”的田野考察报告[J];中国藏学;2008年04期
4 林冠群;;吐蕃“zhang gsum blon bzhi”考疑——吐蕃众相制度探微[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5 谢继胜;;川青藏交界地区藏传摩崖石刻造像与题记分析——兼论吐蕃时期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造像渊源[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6 ;“首届藏学珠峰论坛”专家发言摘登[J];中国藏学;2011年01期
7 袁晓文;陈东;;尔苏、多续藏族研究及其关系辨析[J];中国藏学;2011年03期
8 林冠群;;唐代吐蕃众相制度研究[J];中国藏学;2012年01期
9 陆离;;U饽┮粢蹇糩J];敦煌研究;2009年04期
10 李蓝;;四川木里汉语方言记略[J];方言;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海龙;杨锐;;对构建中国自然文化遗产地整合保护空间网络的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2 杨铭;;“西山八国”新考[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3 刘海龙;杨锐;;对构建中国自然文化遗产地整合保护空间网络的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风景园林与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春艳;;祖灵筒——在农耕文明中凝固的草原灵魂[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秋丽;陇右汪氏家族兴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徐振燕;任乃强的西南图景[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唐佳;尔苏藏族宗教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蓓;《格萨尔王传》与多康地区藏族族群认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陈立明;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付春;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周晶;20世纪前半叶西藏社会生活状态研究(1900-1959)[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魏阳;渭南回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何衡松;清代成都地区移民社会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宋钦年;清末民国时期西南基督教传播对民族关系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完秀华科加;古代苯教卵生观研究[D];西藏大学;2011年
5 孙逊;中国康藏研究史综论[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6 韩爽;藏彝走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
7 阚波;茶马古道的历史沿革与申遗冷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浩;民国时期云南省怒江边四区设治局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王蕾;明中央对川西北岷江上游藏区的治理[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党措;吐蕃时期法成在敦煌的密典传译及其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宏开;;丝绸之路上的语言接触和文化扩散[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2 李绍明;凉山、渡口瓮棺葬及其族属问题[J];四川文物;1984年04期
3 陈显双;攋霍县发现“石棺葬”墓群[J];四川文物;1984年04期
4 谢辉,江章华;岷江上游的石棺墓[J];四川文物;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铭铭;;藏彝走廊——多学科区域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1期
2 付海鸿;;横断走廊:族群地理与生态史学——读徐新建《横断走廊——高原山地的族群与生态》[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郑先武;;国际关系研究新层次:区域间主义理论与实证[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08期
4 李星星;群山峻岭间的沧海桑田[J];西藏旅游;2004年01期
5 大卫·阿提威;尼玛扎西;彭文斌;刘源;;十九世纪滇藏关系解释范式的反思[J];民族学刊;2010年02期
6 袁晓文;;藏彝走廊尔苏藏族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李锦;陈晖;;藏彝走廊:远山的神奇[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7年10期
8 李绍明;;论武陵民族区与民族走廊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黄树民;;藏彝走廊——区域研究的沃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1期
10 马林英;;李绍明先生的彝族研究[J];民族学刊;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允光;;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绿色食品产业的综合研究[A];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究——首届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胡慧曙;余清仔;;德兴铜矿黄牛前边坡治理对策[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可钧;;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几个研究热点[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念忠;;盔甲鱼类(无颌类)的综合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侯卫东;;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结构及评价标准的综合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张新兵;王家林;钟慧智;;南黄海地区中古生界的综合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鄢家全;时振梁;金严;;长山地区地震危险性的综合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8 周少川;;大中微量元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综合研究[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9 ;综合研究篇[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10 ;综合研究篇[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芝娟;数字郴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进展顺利[N];郴州日报;2009年
2 徐州市国土资源局;构建数字徐州地理空间框架 全面提高为民服务能力[N];徐州日报;2009年
3 记者 路经波;数字本溪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启动[N];本溪日报;2009年
4 记者 吕禹 实习生 沈锡敏;数字绍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正式启动[N];绍兴日报;2010年
5 甘培喜;数字柳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启动[N];中国测绘报;2010年
6 记者 潘燕;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下月建成[N];郑州日报;2010年
7 记者 司文;鼠标轻点呈现立体城市[N];西安日报;2009年
8 丁志平 温娜;数字乌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启动[N];中国测绘报;2009年
9 王斌;数字永川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启动[N];中国测绘报;2010年
10 黄继跃;黄石市湖北局共建数字黄石地理空间框架[N];中国测绘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志梅;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澍;基于遥感技术的三江平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张掌然;问题论[D];武汉大学;2005年
4 郭立群;GEOINT服务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尹秉喜;银川平原地下水补给及水质分布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樊星;影响·契合·创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邢娜;太平洋富钴结壳生长速率的综合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颜世强;黄河三角洲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飞萨撒易德艾欧-胡仔木;也门中央南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研究与找矿意义[D];吉林大学;2005年
10 代兴安;嘎达梅林之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波儿;地理空间能力立意下的地理高考命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园园;美军地理空间情报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3 李晓红;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教学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帆;高中地理空间概念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美娟;多媒体在培养学生地理空间观念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卢万合;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及其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韩爽;藏彝走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
8 马小伟;基于Google Earth培育中学生地理空间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迟红霞;欢喜岭油田锦612块沙一+二段油层地质综合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10 杨夕辉;三江成矿带中甸地区斑岩型铜矿成矿综合信息研究及资源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98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298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