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对围绕“第二代民族政策”论争的一些问题的评析

发布时间:2018-11-17 09:08
【摘要】:中国与西方关于"民族"的概念有很大差异。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民族"可以叫做"文化民族",近代以来伴随"民族国家"崛起而形成的"民族"可以叫做"政治民族"。任何现代国家不论姓"资"姓"社",建设过程中都有一个由传统"文化民族"向现代"政治民族"过渡的必经过程,国家应采取种种措施去建构作为"国族"的"政治民族",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地去建构"国族"。民族问题"去政冶化"、"第二代民族政策"的主张者以否定民族集体权利、建立同质化的"公民"或"国族"的构想是违背"民族平等"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的,是违反中国国情和当前世界潮流的,如实施必将造成严重后果。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不能采取"同化"或"融合"的方式,而应当按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思维去"整合"建构社会主义属性的政治民族——中华民族。
[Abstract]:The concept of "nation" in China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West. The "nation" in the pre-capitalist era can be called "cultural nation", and the "nation" formed with the rise of "nation state" in modern times can be called "political nation". In any modern country, regardless of its surname, capital and society, there is a necessary transition from a traditional "cultural nation" to a modern "political 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e state should take all kinds of measures to construct the "political nation" as a "nation", and the key problem lies in how to construct the "nation" correctly. The propositions of "deconcentration" and "second-generation national policy" on ethnic issues are contrary to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deny national collective rights and to establish a homogeneous "citizen" or "national people". Is in viol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current world trends, if implemented will have serious consequences.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China can not adopt the way of "assimilation" or "integration", but should "integrate" the political nation,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the thinking of cultural pluralism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
【分类号】:C9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文玖;张锦鹏;;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辩的考察[J];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2 金炳镐;毕跃光;;我国现阶段不宜提“促进民族融合”[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陈玉屏;;民族问题能否“去政治化”论争之我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陈世英;;略谈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4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沈洁;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2 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岑家梧;;在教学上如何处理祖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J];历史教学;1962年09期

4 吕振羽;;关于历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J];历史研究;1959年04期

5 范文澜;;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J];历史研究;1980年01期

6 李维汉;关于民族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1980年01期

7 崔明德;曹鲁超;;近十年来中国民族主义研究述评[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翦伯赞;关于处理中国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9年Z1期

9 岑家梧;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些问题[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楚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贯彻民族政策的问题及建议[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2期

2 石亚洲;;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民族政策范式转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金玲;;新中国60年民族政策探索——《新中国民族政策60年》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6期

4 刘守刚;;从设立回族餐桌想到的[J];中国民族;1979年06期

5 木沙也夫;;普遍、深入地进行民族政策的再教育在自治区党校第三期干训班的讲话[J];实事求是;1980年04期

6 陆武师;试析民族法规范与民族政策的协调关系[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7 ;45年:民族团结大事记[J];民族团结;1994年09期

8 周朱流;中国的民族政策撮要[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5年01期

9 彭谦;落实民族政策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03期

10 黄铸;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重大转变——从联邦制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明政;;落实民族政策是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从三都县的发展情况谈落实民族政策的重要性[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2 刘吉昌;;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的实践回顾与展望[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王浪涛;;民族政策的胜利 改革开放的硕果——试论西海固扶贫开发建设及其地位、作用与意义[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张天华;;西部大开发民族政策思考[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秀兰;;九十年代我国的民族政策[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6 李加才旦;;发扬延安精神 落实民族政策[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毛公宁;;对新疆“7·5”事件所反映出的有关问题的看法[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8 北京市牛街地区现状调查组;;北京市牛街地区现状调研报告[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9 ;重视杂散居民族工作 加强民族团结[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10 ;认真开展民族联谊会活动努力开创城市民族工作新局面[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建兵;严格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N];哈密报(汉);2008年

2 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N];华兴时报;2009年

3 记者 王慧峰;国新办发表《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李菲邋李世钰;国家民委令纠正违反民族政策行为[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记者 洪梅芬;困难有地方倾诉 矛盾有地方解决[N];解放日报;2009年

6 闵信;中宣部和国家民委共同发布《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本版编辑邋鲁敏 刘恒武 罗一萌 孙立;山东、湖北召开会议部署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葛丰交;建立民族政策贯彻落实评估机制[N];中国民族报;2003年

9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金炳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民族政策[N];中国民族报;2009年

10 特约记者 惠文辉;张家川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再教育[N];天水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尚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龚志祥;新中国民族政策过程及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许彬;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D];兰州大学;2007年

5 张银花;民族和谐发展:理论与实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马志敏;中国共产党云南民族工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常开霞;我国社会转型期民族利益协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张谋;政治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民族工作[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木永跃;民族文化遗产管理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白希;民族区域自治模式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灵芝;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对蒙古族文化变迁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鲁静;少数民族对民族政策的认同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桂兰;英国的民族政策对我国民族政策的启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皇丽秋;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5 胡丽君;建国后我国民族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思考[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黄丽;我国西北跨界民族对民族政策及国际关系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7 娜仁高娃;建国以来党的民族政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丹;民族地区和谐发展过程中民族政策的完善[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江离乡;1949-1957年中共民族政策的政治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10 陈南雁;论新时期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D];新疆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37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337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0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