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对“去民族优惠”观点的分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11-26 21:21
【摘要】: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去民族优惠"的观点,主张以公民的权利平等来消解少数民族享有的"优惠"特权,以区域扶助政策替代民族优惠政策。我们认为,"去民族优惠"的观点看到了现行民族优惠政策施行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对完善相关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总体来说,这种观点不符合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法律设计和我国的基本国情,不能保障社会公正和民族团结,有违保护少数人权利的国际潮流。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ome scholars put forward the viewpoint of "going to national preference", and advocated that the privilege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should be eliminated by the equal rights of citizens, and the preferential policy of ethnic minorities should be replaced by regional support policy. We believe that the viewpoint of "going to national preferences" has seen some drawback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ent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ethnic minorities, and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elevant policies, but generally speaking, This view does not accord with the political and legal design of regional national autonomy and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and cannot guarantee social justice and national unity, 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f protecting minority rights.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研究”(10JZD003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徐贲;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J];读书;2000年11期

3 郝时远;;美国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榜样吗?——评“第二代民族政策”的“国际经验教训”说[J];世界民族;2012年02期

4 马胜利;;法国民族国家和民族观念论析[J];欧洲研究;2012年02期

5 胡鞍钢;胡联合;;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愉;;诉讼的价值、运行机制与社会效应——读奥尔森的《诉讼爆炸》[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2 柯岚;;自由主义与超自由主义——对昂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分析[J];北大法律评论;2002年00期

3 菅志翔;;“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程波;;论法治秩序中的“公民美德”[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5 杨红炳;;新自由主义简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0期

6 唐小丽;;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2期

7 盖志毅;;知识问题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决策的制定[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周光礼;;论中国政府与教育中介组织的互动关系:一个法学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9 兰久富;论契约交往方式的现代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刁胜先;;论个人信息权的权利结构——以“控制权”为束点和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春阳;;西方内部新闻自由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2 曹兴;;国内族际关系问题两种解决理念的分析——多民族关系问题能用“去政治化”解决吗?[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陈建樾;;以制度、法治和优惠政策保护少数人权利——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路径与经验[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4 高艳东;;困境之中的毒品对策:战争、合法化还是容忍下的严格规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高艳东;;困境之中的毒品对策:战争、合法化还是容忍下的严格规制?[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6 郝维民;;漫议中国西部大开发与蒙古族的发展——兼评少数族群“去政治化”和民族“共治”[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7 闫润鱼;;试论有中国特色的自由主义(1890~1949)[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廖和平;;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浅析——兼论社会主义自由建设[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周大鸣;;关于中国族群研究的若干问题[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10 熊坤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民族理论政策的创新和发展[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2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晏淼;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潘昭佑;云南民族地区养老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郑炜;北宋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慧敏;岳阳县“增产节约运动”研究(1950-1952年)[D];湘潭大学;2010年

2 孙礼永;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性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金yN臣;当代中国社会组织自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次富;少数民族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5 贾靖;利益协调视野下的中央治疆新方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鲁能;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基督教少数族群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刘明;论自由心证原则[D];河南大学;2011年

8 颉欢;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1年

9 何磊;试论我国行政诉讼审前和解程序的建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田博;新世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民;肯定性行动与反向歧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2 阳后均;史锴;;“肯定性行动”的实践价值——美国“肯定性行动”对我国保护弱势群体的启示和借鉴[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帕特里克·西蒙;朱世达;王冬帆;;对种族歧视的测量:统计的政策性使用[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1期

4 安·莫宁;丹尼尔·萨巴格;项龙;;从剑到犁:美国使用种族分类进行种族歧视和反种族歧视的情况[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1期

5 弗兰克·德·兹瓦特;凤兮;;文化多元社会中的定向政策:协调、拒绝与替代[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1期

6 华涛;约翰逊总统与美国“肯定性行动”的确立[J];世界历史;1999年04期

7 李峻;;中美两国高校“优惠入学”政策的比较分析[J];湖北招生考试;2010年12期

8 蒋先福;彭中礼;王亮;;“肯定性行动计划”的法理学思考——以平等理论为视角[J];时代法学;2006年03期

9 张爱民;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述评[J];南开学报;2000年03期

10 朱世达;克林顿政府在肯定性行动中的两难处境[J];美国研究;199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传瑛;关于美国传统黑人院校发展问题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立平;;政府势利将影响社会公正[J];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6年11期

2 于辉;;行政决策公正及其制度建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3 ;筑牢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J];时代主人;2010年11期

4 魏长领;;德福统一是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兼论行政伦理建设的价值基础[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胡芳;;社会公正价值取向下的我国公共服务改革探讨[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04期

6 郭瑜;;社会公正取向下的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4期

7 栗献忠;;论和谐社会构建与公共政策取向[J];黑河学刊;2008年03期

8 王婷;;公共理性视野下的公共行政[J];浙江学刊;2008年02期

9 张亲培;;公共政策体制与社会公正[J];行政论坛;2010年04期

10 祖丽皮亚·买海提;;社会公正视角下的行政监督[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国权;王勤;;论社会公正与政府的公共性[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2 杨宏山;;公共服务供给与政府责任定位[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熊坤新;;邓小平对民族发展思想的贡献[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吴江;张敏;;关于加强社会规制建设的几点思考[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何其敏;;对西部开发战略中宗教民族问题的一点思考[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6 陈延斌;;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关于少数民族发展的理论贡献[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熊坤新;;试论邓小平关于民族发展的思想[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金炳镐;;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9 李德洙;;城市:展示民族文化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场所而不是磨灭民族特点的磨房[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10 莫健;;大兴民族调查研究之风 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李健彪;理解 沟通 交流[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李寅;群策群力为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杜京;中国民族发展红河论坛在京举行[N];云南日报;2005年

4 河南省新乡市委统战部部长 杨崇林;开展“五创一评”活动 促进民族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6年

5 北京青年评论家 滕朝阳;官员合谋分肥动摇政权根基[N];南方日报;2010年

6 郑炫;内蒙古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发展[N];西部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罗科;政府注意力应转到社会公正[N];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

8 ;协调推进努力追求社会公正[N];工人日报;2003年

9 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教授、民俗学人类学系主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 何群 鄂伦春族,,黑龙江省大若安岭行署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研究会副会长 关金芳;怎样保护鄂伦春文化,促进民族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王pだ

本文编号:2359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359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6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