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体化与民族群体的特殊性何以和谐——基于对云南K县苗族自发移民问题治理的个案分析与讨论

发布时间:2018-12-13 04:24
【摘要】: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巩固国家共同体的稳定性,中国必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加强国家建设,增进国家的"一体化",而国家的多民族特征则易引发民族群体的特殊性与国家一体化之间的矛盾,云南K县苗族自发移民问题的产生正是这一矛盾的鲜活表现。因此,对苗族自发移民问题治理的探讨,不仅可以为云南K县苗族自发移民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帮助,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探寻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一体化与民族群体的特殊性和谐的条件。
[Abstract]:China is a typical multi-ethnic country.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national community, China is bound to strengthen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multi-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ntry can easily lead to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articularity of ethnic group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untry. The emergence of spontaneous migration of Miao nationality in K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is the fresh manifestation of this contradiction. Therefore, the discussion on the governance of Miao spontaneous migration can not only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iao spontaneous migration in K County, Yunnan Province, but also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pontaneous migration of Miao nationa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it is helpful to explore the conditions of the integration of modern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ethnic groups.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哲学与政治学学院;
【基金】:2012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自发移民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CZX201206)
【分类号】:C95-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昌儒;民族关系模式初探——一个民族乡镇的考察[J];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姜建军;吕锡琛;;论行政管理中的上下协调之道[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喻权良;社会保障和人道关怀[J];求实;2005年08期

4 陈小军;情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构建“和谐永州”[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5 国力,王小妹,于伟;宗教与社会和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5期

6 周开正,成飞;努力构建和谐甘孜[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7 陈琦,杨梅,张晓武;浅谈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岳天明;;社会运行规范化与西北民族社会的和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周锦;;做好“侨”字文章 服务和谐创业[J];当代江西;2005年10期

10 孙杰;;对提高党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思考[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游海疆;;和谐决策:善与善的冲突与路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燕;;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根源探究[A];“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马平;;当代回族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取向[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何其敏;;对西部开发战略中宗教民族问题的一点思考[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5 张建新;;融入整体发展 实现共同进步——简论现阶段我国民族与民族区域发展[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金柄珉;;试论跨国民族的多重认同——以对中国朝鲜族认同研究为中心[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7 方铁;张锦鹏;;论西南边疆跨境民族的特点和历史传统[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裴智勇;和谐的社会(出访归来)[N];人民日报;2002年

2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卢瑶邋陈谊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张庆林;心理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认同[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路行者;湖北省积极稳妥推进社区建设[N];中国社会报;2001年

4 高永久;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N];中国民族报;2006年

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所 王欣田;人民军队与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8年

6 广西民族大学汉民族研究中心 徐杰舜;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建构[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中国NGO反贫困北京宣言[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8 李瑞强;浅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N];金融时报;2000年

9 陈育宁;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N];宁夏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傅旭;为了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陆海发;云南K县苗族自发移民问题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杨沛艳;黔中苗族宗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利华;和谐社区视野下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孟娇;论和谐社会构建中行政文化的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牧;从依生走向共生[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4 吴永刚;西部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金乐;从宰制走向和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运江;以和谐社会为目标的S市县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宋文钊;巴马人日常生活审美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8 魏庆子;我国县级政府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9 饶峻妮;改革开放以来峨山彝族传统观念的变迁与思考[D];清华大学;2005年

10 叶建芳;瑶族家庭收入分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75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375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7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