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古达楞格莱标》的茶文化内涵
[Abstract]:Da Goudalenglai is 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a treasure of national epic. Based on the text of "Dagulangulanglei",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 tea cul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national origin, primitive ideology and culture, folklore consciousness and so on, in order to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spirit contained in the poem. And promote the heritage and prot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tea culture.
【作者单位】: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保山学院人文学院;
【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JD12YB10) 2011年度德宏师专校级重点课题(DSK201107)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腊林;陈志鹏;;达古达楞格莱标[J];山茶;1981年02期
2 李全敏;;礼物馈赠与关系建构:德昂族社会中的茶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丁菊英;;宗教视域下的德昂族茶俗文化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阚绪良;;“履帝武敏歆”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张玉能;席勒论戏剧的人类学功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杨竹芬;;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民族关系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4 李菁;;浅谈土家族图腾崇拜中的“虎文化”在土家族跳丧舞中的体现[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姜南;;试论九隆神话中“沉木”的象征意义[J];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01期
6 朱进彬;张炜华;;藤篾腰箍的魔力——从德昂族神话史诗看其原始人类婚姻形态的演进[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1期
7 侯兴华;;傈僳族族称来源及其含义探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6期
8 张全辉;;从九隆神话看哀牢夷的历史文化演变[J];保山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侯兴华;;傈僳族刀杆节的由来及其演变[J];保山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丁菊英;蚌小云;;德昂族茶俗文化中的传统生态意识[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雷国强;;畲族盘瓠传说的原始文化内涵及其功能初探[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2 佟德富;;神话宇宙观初探[A];宗教与民族(第七辑)[C];2012年
3 姚向奎;;孙作云的图腾观[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3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韩澄;北京传统首饰技艺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吴玉凤(Nareerat Watthanawelu);明清华南竹枝词民俗文化词语与熟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乌再荣;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研究[D];南京大学;2009年
5 倪玉湛;夏商周青铜器艺术的发展源流[D];苏州大学;2011年
6 王保忠;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数字化和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7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柳逸善;关于蒙古包的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陈元贵;仪式与审美尺度问题[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马晓京;加拿大西北沿岸印第安人图腾柱文化象征意义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亮;云南楚雄彝族服饰图案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钱芳;云南瓦猫的造型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胡宁;楚雄彝族服饰特点及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艳;淮阳民间泥玩“灵狗”稚拙的神秘意味对我的工笔画创作的启发和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平;狂欢视域下的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6 陈肖男;先秦时期的原始宗教与王权[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纲;图腾崇拜对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的文化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春亮;葫芦丝文化在云南当代的发展[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9 汤丽茗;论雷山县苗族服饰刺绣工艺的传承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一秀;楚雄彝族活态史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腊林;陈志鹏;;达古达楞格莱标[J];山茶;198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维良;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形成[J];思想战线;1986年06期
2 李德山;试论研究东北古民族起源的方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3 杜树海;;追寻失落的记忆——泰傣民族起源研究述论[J];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4 蒋秀松;关于东北民族源流的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3期
5 李统书;在思想文化上回击腐败现象的挑战——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J];现代哲学;2001年03期
6 谢泳;;宽容是政治智慧的核心元素[J];同舟共进;2007年04期
7 ;编者导读[J];民族团结;1994年04期
8 黄卫平,翁荣辉;南平市延平区加强社区离退休人员思想文化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0年11期
9 何平;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与北方孟高棉语诸民族的形成[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10 吴善茂;;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战略初探[J];民族论坛;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平;;试析近期腐败现象产生的思想文化根源[A];激浊扬清——廉政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丽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3 马绍美;;回族学学科建设研究三议[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师守成;;发扬延安精神必须坚持反腐倡廉[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朱开利;;关于领导干部要讲政治的思考[A];改革与探索——吉林省税务科研优秀论文集[C];2001年
6 吴宏伟;;中亚吉尔吉斯民族的部落[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敬杰;谋划新年度工作要立足破解难题[N];德州日报;2009年
2 邸永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加强民族团结 构建和谐社会[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刘婧;慈善之于青年[N];中国企业报;2010年
4 熊胜杰;文化倡廉润物无声[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5 记者 王海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为建设和谐哈密提供思想保证[N];哈密报(汉);2008年
6 王玉广;春风化雨润万物[N];东营日报;2008年
7 《构建警示训诫防线与提高执政能力治党水平研究》课题组;构建警示训诫防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N];陕西日报;2006年
8 李如珍(作者系大理州民族宗教局局长);浅议民族宗教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N];大理日报(汉);2005年
9 市中小企业局局长 杨毅;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N];长治日报;2007年
10 记者 范春海;国资委考核组来我区考察援疆干部许明军[N];塔城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东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家民族意识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2 李拥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腐败问题的思考[D];郑州大学;2001年
3 金乐;从宰制走向和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曹佳生;我国腐败主体的若干思想观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喻振晖;体制转型与腐败滋长的相关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6 曾知授;论反腐倡廉教育的作用与对策[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封丽金;试论泰国华人族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29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429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