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历史记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云南河口县岔河难民村为例

发布时间:2019-02-21 19:18
【摘要】:越南难民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了特殊群体,但在历史、政治和利益因素的影响下,越南难民一直徘徊在难民身份认同、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其诉求得不到实现、身份得不到认可,使他们至今难以融入当地社会。以云南河口县岔河难民村为研究对象,分析越南难民的跨国流动经历及其身份认同的建构,并从难民身份认同、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三个层面来剖析其身份认同的多重性与困惑性。越南难民只有在淡忘其想象的难民身份,消除有意识筑建的"无形的"族群边界,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才能更顺利地融入当地社会,消除身份认同的困惑。
[Abstract]:Vietnamese refugees have formed special groups under special historical conditions. Howev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political and interest factors, Vietnamese refugees have been hovering between refugee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ir demands have not been realized. The lack of recognition of their status has made it difficult for them to integrate into the local community. Taking Cha he refugee village in Hekou County, Yun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erience of Vietnamese refugees' transnational flow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identity, and analyzes the refugee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to analyze the identity of the multiple and confused. Only when Vietnamese refugees forget their imagined refugee status, eliminate the "invisible" ethnic boundaries built consciously, can they integrate into the local society more smooth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eliminate the confusion of identity.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人文学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越边境越南难民的社会认同研究”(批准号:12CSH056)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滇越边镜越南难民的社会认同研究”(批准号:2012Z06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玉军,李晓东;归属感的匮乏:现代性语境下的认同困境[J];求是学刊;2005年05期

2 李慧敏;“本体安全”——解读安东尼·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彭兆荣;论民族作为历史性的表述单位[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刘朝晖;社会记忆与认同建构:松坪归侨社会地域认同的实证剖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02期

5 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智亚;;族谱、民俗生活与村民的记忆——对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文江涛;;耕读传家与文化濡化——以广西灵川县江头洲村文化教育习俗为例[J];桂海论丛;2006年02期

3 张有隽;中越边境边民的族群结构——以龙州金龙峒壮族边民群体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黄泽;云南未识别群体研究的族群理论意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孙九霞;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上)——以深圳中成文具厂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孙九霞;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下)——以深圳中成文具厂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纳日碧力戈;问难“族群”[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庄孔韶;金翼家族沉浮的诠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万建中;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盘瓠传说为考察对象[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赵长雁;;社区·女性·媒介:族群身份获得的特殊影响因素及其反思——以景洪一个白族社区为个案[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范波;;试论布依族社会的文化传承特征[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曾少聪;王晓静;;美国亚裔族群的形成与发展[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翟鹏玉;;左右江流域“那”文化生态审美资本的历史运演及其对广西和谐社会建构的作用[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卫民;欧洲民族过程与欧洲一体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D];复旦大学;2003年

3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赵德光;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的转型与重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范正义;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以闽台保生大帝信仰为中心的个案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周传斌;中国民族理论新范式的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罗惠,

本文编号:2427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427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d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