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侗族文献中的传统生态知识及其当代环保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6 15:06
  环境与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一个优美洁净的自然环境,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是我们现在一直致力于追求的目标。侗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侗族地区千百年来也一直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优良传统,被世人誉为“没有国王的王国”。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侗族地区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离不开传统知识、价值观对他们的影响,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智慧,渗透在侗族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节日风俗以及习惯法等各个方面,很值得我们去深挖,为当下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有益借鉴。环境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系统的存在,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各式各样,解决环境问题不仅需要加强和改善环境立法和环境执法等,也需要从民族民间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吸收经验和智慧。事实上,一些民族民间的传统知识对当代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应该成为当代环境保护的一种珍贵的智慧资源。本文主要对侗族地区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节日风俗以及习惯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辅以实地调查,总结、提炼出侗族传统文化中的环保知识与生态智慧,阐述它们历史上在当地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积极作用,探讨其在今天环境治理中可...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侗族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中所蕴含的环保知识与生态智慧
    1.1 关于人与祖先关系的认识
    1.2 关于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认识
    1.3 关于人与动植物关系的认识
    1.4 关于人的生存环境的认识
第2章 侗族生活方式中所蕴含的环保知识与生态智慧
    2.1 村落的布局与建筑的艺术
        2.1.1 村落的布局
        2.1.2 建筑的艺术
    2.2 朴素的计生意识与计生实践
        2.2.1 朴素的计生意识
        2.2.2 原始的“计划生育”
    2.3 饮食的偏好与食物的组合
        2.3.1 饮食的偏好
        2.3.2 食物的组合
    2.4 衣服的制作与装饰的搭配
        2.4.1 衣服的制作
        2.4.2 装饰的搭配
第3章 侗族生产方式中所蕴含的环保知识与生态智慧
    3.1 稻田养鱼的生态效应
    3.2 耕种方法的生态效应
    3.3 肥料使用的生态效应
    3.4 减灾妨害的生态效应
    3.5 软田维护的生态效应
    3.6 林业种植与手工业生产的生态效应
        3.6.1 林业种植的生态效应
        3.6.2 手工业生产的生态效应
第4章 侗族传统节日风俗中的环保知识与生态智慧
    4.1 侗族传统节日中的生态环保知识
        4.1.1 春节
        4.1.2 春牛节
        4.1.3 花炮节
        4.1.4 姓氏节
    4.2 侗族传统风俗中的生态环保知识
        4.2.1 生育风俗
        4.2.2 婚姻风俗
        4.2.3 丧葬风俗
第5章 侗族民间习惯法中所蕴含的环保知识与生态智慧
    5.1 关于森林保护的习惯法
    5.2 关于动物保护的习惯法
    5.3 关于水土资源保护的习惯法
第6章 侗族传统环保知识和生态智慧对于当下环保工作的借鉴和启示
    6.1 侗族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对于当下环保工作的借鉴和启示
    6.2 侗族生活方式对于当下环保工作的借鉴和启示
    6.3 侗族生产方式对于当下环保工作的借鉴和启示
    6.4 侗族传统节日风俗对于当下环保工作的借鉴和启示
    6.5 侗族民间习惯法对于当下环保工作的借鉴和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侗族民间节会功能研究[J]. 吴波.  怀化学院学报. 2016(12)
[2]侗族服饰文化及制作工艺分析[J]. 马会敏,汪建华.  民族论坛. 2016(07)
[3]从“稻鱼鸭共生”看侗族的原生饮食——以贵州省从江县稻鱼鸭共生系统为例[J]. 石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4]软田保护与利用[J]. 邓敏文.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2013(01)
[5]民族传统文化对农作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以贵州黎平县香禾糯资源为例[J]. 王艳杰,王艳丽,焦爱霞,才吉卓玛,杨京彪,阮仁超,薛达元.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4)
[6]侗族银饰及其文化内涵[J]. 李泊沅.  艺术科技. 2015(01)
[7]试论环境权益的维护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 苏庆华.  传承. 2013(12)
[8]侗族习惯法对侗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启示——以贵州黔东南为例[J]. 封贵平.  贵州社会科学. 2013(09)
[9]黔东南环保习惯法及其现代价值研究[J]. 苏庆华.  红河学院学报. 2012(01)
[10]贵州黔东南稻作梯田的历史文化及生态价值[J]. 吴寿昌,黄婧.  贵州农业科学. 2011(05)

硕士论文
[1]侗族婚恋规制研究[D]. 李银艳.吉首大学 2013
[2]侗族习惯法对森林资源的保障作用[D]. 刘海艳.吉首大学 2013
[3]侗族育儿习俗研究[D]. 林亚萍.广西师范大学 2010
[4]侗族传统婚恋习俗研究[D]. 廖梦华.广西师范大学 2010
[5]黔东南苗侗民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研究[D]. 洪运杰.西南政法大学 2010
[6]黎平侗族服饰研究[D]. 何歆.东华大学 2010
[7]三江侗族服饰审美及时尚元素应用研究[D]. 马丽.北京服装学院 2008
[8]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解析[D]. 程艳.重庆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86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086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1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