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彝族婚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以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07 12:43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口的流动,物质生活的刺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凉山地区的彝族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本民族婚俗文化的特色环节逐渐消失,传统文化自信减弱,很多文化元素走向了失传和变异的边缘,出现了物质化、简单化和形式化等困境,由此出现了优秀的彝族传统婚姻文化精华在新时代面临着能否与时俱进地传承与发展的危机。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出台政策措施,加强宣传和保护,强化引导和纠偏,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保护和传承彝族先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 

【文章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2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小凉山地区彝族婚姻文化现状
    1.1 同族内婚和等级内婚出现松动
    1.2 家支外婚和姨表不婚稳定传承与发展
    1.3 姑舅表优先婚、包办婚姻、早婚现象逐年减少
2 彝族婚婚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2.1 仪式简单化
    2.2 婚姻物质化
        2.2.1 随礼份子钱攀高
        2.2.2 新娘“彩礼钱”疯长
    2.3 传统婚姻文化遭破坏, 传承人日渐减少
3 彝族婚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出路
    3.1 辩证对待外来文化, 倡导新型婚恋自由观
    3.2 加强规范和管理, 政府带头形成示范效应
        3.2.1 县乡政府加强规范和引导
        3.2.2 乡村党支部及两委要与村民制定乡规民约
        3.2.3 地方政府要与德古 (德高望重之人) 及家支头人共同规范彩礼范围
    3.3 保护和培育婚姻文化传承人
        3.3.1 保护为数不多的婚姻文化传承人
        3.3.2 培育新一代婚姻文化传承人
        3.3.3 记录和保存优良传统婚姻文化
    3.4 精准传播新型彝族婚姻文化
        3.4.1 进村进户宣讲
        3.4.2 举办婚姻文化知识竞赛活动
        3.4.3 树立典型, 引领彝族婚礼文化风尚
    3.5 拓宽新媒体渠道, 弘扬彝族婚姻文化
        3.5.1 加强地方广播电台传播作用
        3.5.2 通过互联网传播
        3.5.3 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乡风文明”的调查与思考——以凉山彝族婚姻中的身价钱为例[J]. 李浩淼.  前沿. 2012(04)

硕士论文
[1]凉山彝族婚姻变迁研究(1956-2016年)[D]. 何长学.西南民族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23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123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c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