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锡伯人到锡伯族:辽宁锡伯族族群认同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6 10:28
清初至民国时期,辽宁地区的锡伯人一直处于"原生自在"的族群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其族群认同急剧变迁的时期,族群认同呈现出松散、驳杂的样态。1953年,锡伯人完成了民族识别而成为锡伯族。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原生情感的"指引"下,辽宁锡伯族文化精英逐步将民族文化体系化、典范化,以期建构辽宁锡伯族的民族认同。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语境中,辽宁锡伯族是在原生情感基础上,一个由民族文化精英主导、国家与他者协同"建构"的地方性民族共同体。
【文章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八旗制度下的满洲共同体身份认同
二、清王朝覆灭引发的身份认同危机
三、区域社会变迁中的族群认同杂糅
四、后民族识别时代的民族认同建构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 费孝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4)
本文编号:3303392
【文章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八旗制度下的满洲共同体身份认同
二、清王朝覆灭引发的身份认同危机
三、区域社会变迁中的族群认同杂糅
四、后民族识别时代的民族认同建构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 费孝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4)
本文编号:3303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3033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