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同胞”:一个中越边境瑶族村庄里的两种共同体想象

发布时间:2022-07-01 10:56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概念的"同胞",意味着某种与生俱来、不容选择的自然连带关系,是一种可变的、有边界的想象的共同体。本文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H农场M队为个案,以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该村村民心目中"中国同胞"和"瑶族同胞"两种不一样的共同体想象的不断建构和发展变化的分析,探讨政治与文化两种不同意义上的"同胞"共同体想象共存与发展的可能。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同胞:一种政治共同体的想象
    (一) 国营农场:屯垦戍边中的国家想象
    (二) 对越自卫还击战:“我们”中国与“他们”越南
    (三) 新闻与“打仗的”:在时事与记忆中想象中国
    (四) 经济发展:红河两岸是不一样的两个国家
二瑶族同胞:一种文化共同体的想象
    (一) 血浓于水:“到H对门走亲戚”
    (二) 对战争的重新解读:“打仗是国家的事”
    (三) 语言的特殊连带:“都是我们瑶族”
三总结:“同胞”及其共同体想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认识“跨境民族”[J]. 马戎.  开放时代. 2016 (06)
[2]美国瑶族文献与世界瑶族迁徙地之关系[J]. 何红一.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3]云南跨境民族多元历史文化与身份认同[J]. 谷禾,谭庆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4]明清时期瑶族向西南边疆及越南、老挝的迁徙[J]. 玉时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7(03)
[5]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概述[J]. 范宏贵.  民族研究. 1999(06)



本文编号:3654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654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1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