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语言人类学视野下的云龙白族“耳子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1 16:22
  “耳子歌”是大理州云龙县境内的一种白族传统婚俗仪式,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主要流行于云龙县检槽乡清朗和哨上两个村寨。“耳子歌”是由白语音译和意译的结果,“耳子”是白语音译,白语中意为“憨包”、“傻子”、“哑巴”,仪式中主要形容那些老实憨厚的人;“歌”是白语意译,有歌词演唱,并伴随打闹等表演动作。耳子歌的表演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只在婚礼当天进行,必须由举办婚礼的家庭提前向耳子歌表演队伍的负责人预约邀请,受到主人家的邀请后方可在婚礼当天进行表演。表演队伍一般由10到12人组成,主要成员为:耳子父亲(老倌)、母亲,三个儿子(即“耳子”)及三个媳妇、春官、假郎中、主人家以及鼓手(主人家也可由婚礼家庭主人家兼扮,鼓手也可没有)。仪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辟邪纳福,祈求生殖繁衍、人丁兴旺、家宅平安。本文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和对耳子歌传承人的访谈,首先对云龙白族婚俗仪式“耳子歌”表演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地记录。对“耳子歌”仪式中台词的记录,使用了白语文记录,并在附录当中使用国际音标对仪式中出现的白语进行标注。其次以语言人类学的方法、理论为透镜,深入分析“耳子歌”仪式语言...

【文章页数】:73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语言人类学国内研究综述
        (二)语言人类学国外研究综述
        (三)云龙县相关民俗研究
        (四)云龙县检槽乡耳子歌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访谈法
        (三)参与观察法
    四、文中白语文使用说明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云龙白族耳子歌概况
    第一节 田野点概况
        一、地理、历史环境与经济生活
        二、检槽白族宗教习俗
    第二节 耳子歌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耳子歌表演过程
    第一节 耳子闹宴
    第二节 耳子闹婚
        一、拦彩门
        二、村官审案
        三、点菜名
    第三节 送土神
        一、祭土神
        二、送土神
第三章 耳子歌仪式语言的文化信息
    第一节 白族的民间信仰
        一、自然神信仰
        二、道教信仰
    第二节 白族的生殖崇拜及仪式的乡土性表达
        一、仪式中的生殖崇拜
        二、仪式的乡土性表达
    第三节 白族的性启蒙与性教育
        一、“拦彩门”中的“性”含义
        二、“点菜名”中的“性”暗示
第四章 耳子歌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传统耳子歌仪式的继承
        一、仪式环节的继承
        二、仪式主题的继承
    第二节 仪式内容的变化
        一、仪式步骤顺序的重构与缩减
        二、仪式时空的调整
        三、仪式台词的调整
        四、仪式中现代文化的渗入
        五、对耳子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结语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耳子歌仪式中白语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77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777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3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