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命:澜沧县竹塘乡科卡村拉祜族的治疗仪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1 02:12
拉祜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与周边各民族一起,共同开发和耕耘了中国西南的边疆社会。治疗仪式是拉祜族文化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理解拉祜族社会历史、民族关系、家国关系的重要视角。本文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科卡村为例,在系统、全面的呈现科卡拉祜族的村落历史、生计模式、社会组织和节日文化、宇宙观与人观的基础上,分析了科卡拉祜族驱鬼、叫魂、保福、换命等治疗仪式活动及其文化逻辑。重点呈现民族抗争与迁徙发展的历史如何嵌入个人的身体,成为划定人群/地理边界与建立个人、家户、地方或民族认同的方式。在治疗仪式中,仪式专家以不同的卦象,对拉祜先辈的迁徙历史、现今的社群关系和病人的身体状态进行解读和治疗,从而调整了个人、家屋与社群关系,也调整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并对拉祜的族群认同重新进行诠释。通过仪式治疗,病痛在病人的心理层面获得缓解,社群在共同体认同的层面也得以重构。论文主要分为七章:第一、二章介绍科卡的村落背景。科卡是一个拉祜纳的古村落,村落在建立以后逐渐形成了以稻作农业为基础的农耕经济。村民保持着本民族的民间宗教信仰,少数家户信仰基督教。村落以卡些卡列制度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婚姻上以双边非谱系亲属制为主。科卡拉...
【文章页数】:2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化本源性的追寻与“过命”精神
二、仪礼与他者生命共同体
(一)功能论的取向
(二)仪式作为符号与象征
(三)综合实践分析的取向
三、人类学中国研究的仪式关怀
(一)国家理论的视野
(二)信仰圈的理论视野
四、仪式与治疗
(一)巫医的研究
(二)萨满的研究
(三)多元医疗体系背景下的治疗仪式研究
(四)拉祜族治疗仪式的研究
五、研究框架与内容简介
第一章 科卡的社区背景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一、地理位置
二、村落的历史
三、1949年以来的发展
第二节 科卡的生境与生计
一、采集与游耕:一天一地的况味与活法
二、稻作与农耕:残灰落处点燃的新火种
第三节 科卡的社会组织
一、底页底伙:家庭组织制度
二、卡些卡列:村落组织制度
第四节 日常情景与仪式安排
一、节日:人间共存共在的过场
二、献饭:死生两界在节日场景中的过命
第五节 村落社会中的疾病与治疗
小结
第二章 “过命”与“过病”:科卡拉祜族的世界观与人观
第一节 神话世界观
一、 “厄雅莎雅”:创造世界的大神
二、厄莎子雅:世界运行的推手
第二节 万物有灵的自然观
一、尼:附着于自然物的幽灵
二、页尼:死者世界与自然灵异之间的幽灵
第三节 活人世界与死者世界
一、斯牡密:活人世界的影子
二、夺:疾病和死亡的人格化形式
第四节 人类、人生与身体
一、人类:葫芦里孕育的灵智物种
二、人生:一生难作两世活
三、身体:“一体”多元的生命主体
第五节 阈限与交融:治疗仪式的作用机制
小结
第三章 占卜与表意:科卡拉祜族对疾病的认知与表达
第一节 鸡股骨卦:阴阳两个世界的沟通渠道
第二节 读卦:疾病的社会构建与表达
一、鸡卦:辩证双合的思想载体
二、卦象:二合一整体观的具象化
第三节 卦象:疾病的隐喻
第四节 其他的占卜方式
小结
第四章 尼叠:患者与自然灵异的过命仪式
第一节 灵性的风土:尼的种类及其形象
一、日月山河等自然实体的转轮神明
二、风雨雷电地震等自然现象的人格化神明
三、动物与植物的精灵
四、社会规范的守护灵感
五、被边缘化的死者鬼魂
第二节 因“尼”而起的身体疾病及治疗仪式
一、祭献型的治疗仪式
二、和解型的治疗仪式
三、驱逐型的治疗仪式
第三节 驱逐页尼:治疗仪式中的家屋历史构建
一、页尼的来历
二、驱逐家鬼的仪式与体验
三、家庭历史、身体与疾病
第四节 尼病治疗的社会机制
小结
第五章 追魂换命:触及灵魂的过命仪式
第一节 换名:一种幼儿的治疗仪式
第二节 叫魂:灵魂与自我附体的治疗仪式
第三节 宗巴命巴:一种生命的重生仪式
第四节 摩巴:出入幽冥的使者
小结
第六章 “波叠”:基于福气与恩典的过命仪式
第一节 “波”作为山区的社会通货
一、“波”与大乘教
二、“波”与功德
三、“波”与社会资本
第二节 “波叠”:以福运为内涵的“过命”仪式
一、糯波叠:颇具大乘教遗风的“过命”仪式
二、“腊波叠”:向村落讨取福气与恩典的“过命”仪式
三、“袜波叠”:一种共餐制的“过命”仪式
第三节 “波雅”间的病死相属
小结
第七章 与“夺”相关的疾病及其仪式治疗
第一节 “夺”与拉祜族社会的疾病与死亡
一、“夺”:一种普遍而隐秘的西南叙事
二、无“夺”不成寨:拉祜族村落社会的延续与区分
三、“夺”:疾病和死亡的推手
第二节 “夺急”:一种疾病的归因及其治疗
一、作为小儿疾病的“夺急”
二、作为成人的疾病的“夺急”
第三节 “夺凯”:疑难病症的归因及其治疗
一、夺凯:恶性疑难疾病的社会性想象
二、悉巴:夺凯的治理者
三、配命与夺凯:大变迁时代的坚守与孤忠
小结
讨论与结论
一、治疗仪式弥合了家国之间因历史产生的缝隙
二、治疗仪式是一种身体控制的隐喻
三、治疗仪式交织着身体的历史与历史的身体
四、“过命”精神与拉祜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本文编号:3795622
【文章页数】:2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化本源性的追寻与“过命”精神
二、仪礼与他者生命共同体
(一)功能论的取向
(二)仪式作为符号与象征
(三)综合实践分析的取向
三、人类学中国研究的仪式关怀
(一)国家理论的视野
(二)信仰圈的理论视野
四、仪式与治疗
(一)巫医的研究
(二)萨满的研究
(三)多元医疗体系背景下的治疗仪式研究
(四)拉祜族治疗仪式的研究
五、研究框架与内容简介
第一章 科卡的社区背景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一、地理位置
二、村落的历史
三、1949年以来的发展
第二节 科卡的生境与生计
一、采集与游耕:一天一地的况味与活法
二、稻作与农耕:残灰落处点燃的新火种
第三节 科卡的社会组织
一、底页底伙:家庭组织制度
二、卡些卡列:村落组织制度
第四节 日常情景与仪式安排
一、节日:人间共存共在的过场
二、献饭:死生两界在节日场景中的过命
第五节 村落社会中的疾病与治疗
小结
第二章 “过命”与“过病”:科卡拉祜族的世界观与人观
第一节 神话世界观
一、 “厄雅莎雅”:创造世界的大神
二、厄莎子雅:世界运行的推手
第二节 万物有灵的自然观
一、尼:附着于自然物的幽灵
二、页尼:死者世界与自然灵异之间的幽灵
第三节 活人世界与死者世界
一、斯牡密:活人世界的影子
二、夺:疾病和死亡的人格化形式
第四节 人类、人生与身体
一、人类:葫芦里孕育的灵智物种
二、人生:一生难作两世活
三、身体:“一体”多元的生命主体
第五节 阈限与交融:治疗仪式的作用机制
小结
第三章 占卜与表意:科卡拉祜族对疾病的认知与表达
第一节 鸡股骨卦:阴阳两个世界的沟通渠道
第二节 读卦:疾病的社会构建与表达
一、鸡卦:辩证双合的思想载体
二、卦象:二合一整体观的具象化
第三节 卦象:疾病的隐喻
第四节 其他的占卜方式
小结
第四章 尼叠:患者与自然灵异的过命仪式
第一节 灵性的风土:尼的种类及其形象
一、日月山河等自然实体的转轮神明
二、风雨雷电地震等自然现象的人格化神明
三、动物与植物的精灵
四、社会规范的守护灵感
五、被边缘化的死者鬼魂
第二节 因“尼”而起的身体疾病及治疗仪式
一、祭献型的治疗仪式
二、和解型的治疗仪式
三、驱逐型的治疗仪式
第三节 驱逐页尼:治疗仪式中的家屋历史构建
一、页尼的来历
二、驱逐家鬼的仪式与体验
三、家庭历史、身体与疾病
第四节 尼病治疗的社会机制
小结
第五章 追魂换命:触及灵魂的过命仪式
第一节 换名:一种幼儿的治疗仪式
第二节 叫魂:灵魂与自我附体的治疗仪式
第三节 宗巴命巴:一种生命的重生仪式
第四节 摩巴:出入幽冥的使者
小结
第六章 “波叠”:基于福气与恩典的过命仪式
第一节 “波”作为山区的社会通货
一、“波”与大乘教
二、“波”与功德
三、“波”与社会资本
第二节 “波叠”:以福运为内涵的“过命”仪式
一、糯波叠:颇具大乘教遗风的“过命”仪式
二、“腊波叠”:向村落讨取福气与恩典的“过命”仪式
三、“袜波叠”:一种共餐制的“过命”仪式
第三节 “波雅”间的病死相属
小结
第七章 与“夺”相关的疾病及其仪式治疗
第一节 “夺”与拉祜族社会的疾病与死亡
一、“夺”:一种普遍而隐秘的西南叙事
二、无“夺”不成寨:拉祜族村落社会的延续与区分
三、“夺”:疾病和死亡的推手
第二节 “夺急”:一种疾病的归因及其治疗
一、作为小儿疾病的“夺急”
二、作为成人的疾病的“夺急”
第三节 “夺凯”:疑难病症的归因及其治疗
一、夺凯:恶性疑难疾病的社会性想象
二、悉巴:夺凯的治理者
三、配命与夺凯:大变迁时代的坚守与孤忠
小结
讨论与结论
一、治疗仪式弥合了家国之间因历史产生的缝隙
二、治疗仪式是一种身体控制的隐喻
三、治疗仪式交织着身体的历史与历史的身体
四、“过命”精神与拉祜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本文编号:3795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795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