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形态特征、历史起源与社会功能探析

发布时间:2014-10-29 20:34
     摘要:羌族多声部民歌是羌族艺术宝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广泛地联系着羌族民众日常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本文以四川省阿坝州羌族多声部民歌为对象,全面讨论了该类民族艺术形式上、类型上和音乐形态特征方面的特点,由此提炼了该类民歌可以发挥的重要社会功能和作用,以便能够促使更多的社会关注落实在羌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上,为该艺术的价值体现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基础。
 
    关键词:羌族;多声部民歌;历史起源;社会功能
 
    羌族的民族特性主要是勤劳朴实和擅长歌舞,在音乐方面保持着古朴的特点。而在该民族音乐的众多表现形式里,多声部民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羌族文化中珍贵的艺术瑰宝。这种音乐形式和羌族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表现出了非常突出的生命力,是羌族前人在艺术创造方面遗留下来的重要成果。本文选择了四川省阿坝州羌族多声部民歌作为对象,对于这类艺术形式形成的历史、主要类型和特征给予全面分析,促使更多人了解羌族音乐。
    一、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演进
    羌族多声部民歌最初出现的具体时间迄今为止也无法准确定位。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关键性原因在于,羌族虽然拥有本民族语言,但是却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字,羌族的文化传承与习俗传承,最主要是通过长辈对晚辈的口耳相传实现的。不过还有着较多的依据可以用于证明该类多声部民歌有着非常久远的发展历程:第一个证据在于,保持着非常古老的歌唱习俗。羌族民众长期都采取了“以歌代文”的形式,用歌唱的方式将本民族的历史事件、文化内容记载和传递下去,使得后代能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第二个证据在于,相关的生产方式极为古老。[1]羌族生产水平非常低,因此为了生存,主要是通过集体劳作的方式,相互帮助、共渡难关,并且因为这种集体劳动而形成了该民族的多声部民歌。
    第三个依据在于,该类民歌的歌词具有古老的气息。这类歌词一部分来自于歌唱者的即兴创作,而其他的主要部门都是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保存下来的,在很多演唱过程中,演唱者本身也弄不懂歌词说的是什么。该情况从一个角度证明了现代和古代羌语与古时羌语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也说明了该类民歌出现的时间非常早。
    二、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主要类型
    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主题广泛、歌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现阶段基本出现在岷江上游区域的羌族北部方言区,一般都采取二声部的形式。以演唱场合和功能为标准,该类民歌主要包括五种:
    (一)山歌
    羌族山歌在羌语中被称呼为“喔都惹木”,其内涵是产生在乡村田野间的一类歌曲。按照演唱形式和出现的场合为标准,这类曲目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种:[2]
    1.第一种是“哈依哈拉”:主要为羌族青年所喜爱,一般在山上放牧过程中,或者出现于野外行路时。在一定的情况下,还能够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在演唱时,旋律悠扬,声调高亢,节奏平稳,演唱过程中,采用五声徵调式,另外,他以乐段体为主要曲式结构。这类曲目主要是以自然和个人心境为主要的对象进行情感的抒发,在表演时主要是男声重唱或男女声对唱。
    2.第二种是“尕罗”:该类曲目可以出现在很多场合。从特点上来看,和“哈依哈拉”差不多,不过这类曲目的表演者规定必须是两位,颤音是其表演时较为频繁使用的形式。当这类曲目在演唱的时候,不同的声部产生的不同旋律结合在一起,其歌词主要是虚词。
    3.第三种是“娄”:这类曲目一般是该民族的女性在地里劳作或一起出门时中意的歌唱内容,参与演唱的一般在两到八位之间,主要是以重唱的方式演绎。从内容来看,有较多的衬词,并且主要形成的是乐段体的结构。该类曲目主要表达的是羌族女性内心自由和轻松的快乐情绪。
    (二)劳动歌
    在羌族人民劳动过程中,产生了劳动歌。羌族人民将劳动歌称为“直布勒惹木”。以适用的劳动场合和时间为标准,这类歌曲又进一步可细化为三种:
    1.劳动过程演唱。这类曲目一般出现于日常的田间劳动场合。在歌唱时,参与者分别归于两组,以轮番对唱的形式来进行,并且是一句一句交替开唱。其中,需要确定一个领唱的人,让他负责高声部部分,其余的人进行低声部部分演唱,共同形成了分声部式的支声合唱效果。唱词全部都是用衬词或固定词句作为内容。曲调一般都不长,主要采取了上下句结构,节奏的律动更加突出,有着浓郁的民族特
    点。
    2.劳动间歇演唱。这类曲目通常情况下都出现在休息期间,所以在节奏上表现得更加自由。从形式上来看,必须是两位男性羌民的对唱,同时采取颤音作为基本的唱法。从曲体特点和基本风格来看,和前面一类差不多。不过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主要在于不同时段可以演唱的曲目需要遵从一定习惯安排,举例来说,上午和下午可以唱的曲目不一样,前后唱的曲目也有固定顺序等。此外,该类曲目的歌词也都是虚词。
    3.收工时演唱。这类曲目,一般而言,经常出现在劳动结束后回家的路上,男女对唱是其主要的演唱形式;其主要特征有旋律自然、节奏完整、调式变化规律、声部之间交叉现象频繁以及内容主要都用衬词,并且有较多的“纳登恰”固定衬词掺杂其中。
    (三)酒歌
    这类曲目通常也被称为“西惹木”。[3]主要出现在羌族婚丧等请客迎宾过程中需要饮酒的场合,是该民族各类歌唱形式中最为古老的一类。在音调方面,这类曲目非常高亢,在旋律上多出现四、五度的跳进,节奏上则具有宽广的特点;演唱技巧主要采取了非常明显的颤音,在音色上也有着非常丰富的转变,歌声起伏,不同声部问答之间,上下错落,交织在一起,具有了非常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在内容上,主要是演唱者在当场创作填词,几乎都用“厄罗纳基,厄舍纳依”等虚词作歌词的最开头。
    (四)风俗歌
    风俗歌被羌族人民称为“祖惹木”,主要出现在婚丧、节庆以及祭祀等民族风俗场合,具体来说又可以进一步归类为:
    1.“勒萨”。他主要用于喜庆的活动里,采取盘歌,也就是问答的方式来演出。参与者的数量没有限制,基本上划分为两组队伍后,对答呼应地开始演唱,同时还利用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如手势与步伐相结合。在歌词结构上,通常包括两个乐句,上句是虚词,下句是实词;旋律变化多端,节奏平稳;歌曲来自于世代传承。[4]
    2.“颂经调”。他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释比”的颂经调,另一种是一般羌民的转山调。分别由“释比”独自完成和羌人的集体完成的两个声部的合唱,该类曲目演唱时气氛庄严,演唱者都保持着虔诚的态度;在旋律方面,主要吟诵表达的方式,因此能够产生哀婉的效果,在节奏上的起伏非常
    少。
    (五)舞歌
    舞歌被羌族人民称为“萨朗”,他主要是羌族人民的一种集体歌舞形式。以不同场合表演的形式为分类标准,可以将这类曲目进一步细分为:
    1.丧事萨朗。在羌语中将这种舞歌叫做“乃布格惹木”,是舞唱结合的一种形式,专门出现在族内给老年人吊唁的场合中。演唱形式主要是男女对唱,演唱需要呈现出哀怨凄凉的氛围,有着非常分明的节奏感,在舞步上也节奏缓慢,营造出非常沉闷阴郁的现场气氛,和庄严的场面。
    2.喜事萨朗。他被羌族人民称为“勒鲁惹木”,多见于羌族人民欢乐喜庆的场合。主要通过同声或混声合唱的方式来表演,内部几乎都是衬词,节奏强烈,曲调短促,调式频繁交替,两个声部形成的是分声部的支声织体,很好地反映了该民族乐观豪迈的心理特征。
    三、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形态特征
    1.演唱形式。羌族多声部曲目,一般都形成了一定绝对或相对固定的组织结构,主要采取了同音色合唱或重唱的形式,也有较多的男、女共同参与的合唱式对唱形式,而混声形式则相对并不是很多见。[5]决定该特点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劳动组合方式。各种类型的多声部民族歌曲,主要具体联系着相应组合方式的劳动实践。由于羌族人民男女劳动分工明显,导致了羌族民歌也大都表现为男女对唱的形式。(2)自然环境。羌族由于自身的地理位置,生产方式非常落后,生产力水平很低,这些都决定了羌族人民生产过程中必须通过集体力量,具体体现在该民族的民歌方面,就表现合唱占据了主导地位;(3)生理特征。主要是因为性别不同的羌族人在音域上的不一样,如果采取混声合唱的方式,会使得不同声部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形成间隙分离的问题,而如果采取同音色合唱或重唱的方式,则能够实现良好的协调,所以同音色合唱或重唱在羌族的民歌演唱领域频繁出现;(4)生活风尚。“男声合唱”主要出现在宴请或祭祀先人的场合,而“女声合唱”主要出现在新娘出嫁或女性羌族人集体活动的场合。由于上述原因,羌族的民歌在演唱时基本上都形成了同声合唱或重唱。
    2.演唱方法。羌族的多声部民歌不管一次合唱的人数规模大小,都仅仅确定一个主唱来完成高声部的演出,同时这个主唱也是领唱,其他参与者共同承担低声部的唱诵。所以这个单独的领唱人员,不仅要嗓子好,而且还应该积累很多的演唱经验。
    3.演唱特点。羌族多声部民歌演唱过程中,一般都采取渐渐慢下来的中速,同时,较多地采取了中立音和“摇声”来进行演唱。该类“摇声”的歌唱技巧,根源在于羌族语言在声调上的起伏特点,从而实现歌唱能够真正体现羌族语言的音调和音色。
    4.声部内部和不同声部间的联系。在结构上,主要包含领唱和合唱这两个基本的声部。在非常少的一些演唱场合,会产生很多歌声部,原因是合唱演唱者非常多。两个声部之间的联系主要在于:横向主要表现为一样的词保持同样的节奏,纵向维度包括大二度、大三度、小三度等多种类型的音程结合形式,同时,二度音程是其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结合形式。此外,快要结束时,大多数都采取同音。
    5.节奏和节拍。羌族多声部民歌在这方面主要划分为自由和规整两大类,分别覆盖了不同的民歌体裁。其中,前一类主要包括山歌、酒歌、风俗歌这些类型;而后一类主要包括劳动歌、舞歌之类的多声部民歌。在基本节奏上,这类民歌主要可以归类为均分和非均分两种。前者主要存在于劳动歌或舞歌 里;而后者主要表现为短长型和长短型两类结构,主要存在于酒歌、风俗歌等相对古老的曲目里。
    6.歌词特点。该类民歌的内容较少部分是歌唱者现场创作,而主要的部分都来自于羌族的古老传承。所以,在很多场合里,多声部民歌的歌唱者也并不知道正在演唱的歌词是什么意思。歌词和音乐之间的结构有着非常紧密的对应关系。
    四、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1.民族团结功能
    这类民歌能够很好地团结羌族民众,能够为民族团结、共同发展提供正能量。该项重要功能突出地表现为其中蕴含的民族共同信仰。“释比”在各种场合所演绎的宗教典故,就能够带来这种重要的凝聚作用。羌族是一个多神的宗教体系,并且将每一种神灵都认为非常重要,所以在节庆或其他一些重要的风俗活动里,都必然会演出诸神坛歌,以便获取各类神灵的佑护。而该类坛歌的每一次演出,都会使得羌族内心深处的宗教和民族情感进一步加深,从而在精神和心理层面上产生更强的民族认同感。
    2.道德规范功能
    该类民歌是羌族民族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一分子,对族人的言行和思想状况都有着非常明显的规范价值,也是该民族道德标准的一种具体体现。经过了历史洗礼的民族道德规范常常比成文法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更好地推行积极向上、正面友善的言行。
    3.认识和教育功能
    羌族多声部民歌里包含的内容丰富,生产技能和文化知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在劳动现场、宗教仪式、节庆活动等各类场合里,将其中所包含的民族特有文化内容让每一位羌族人都能够很方便地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了潜移默化的知识文化的传递效能。这种教育作用不只是体现在对民族儿童的启蒙教育上,还会因为成长过程中进一步领悟民歌中的内涵,而获取更多的民族文化传承。
    4.审美功能
    多声部民族中包含了该民族众多的审美标准和心理特点。在多声部民歌的演绎和倾听中,就可以使得该民族与众不同的民族精神得到全面地展现,使得大家能够更好地对羌族性格中内涵的美感触和分享,从而使得这种朴素的民族审美观念发挥更大的感染力,使得更多的民众能够从中获取美的喜悦。
    5.娱乐功能
    该类民歌的娱乐性,体现在日常羌族的生产和生活里不经意间就会响起的优美歌声,使得羌族的劳动和生活都拥有了很多的快乐,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羌族一般民众的劳动积极性,也使得农闲生活变得多彩。
    参考文献:
    [1]杨羽健,汪静泉,曾令士.四川羌族民间歌曲述略[A].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C].北京:中国ISBN中心,
    1997,(1357).
    [2]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253.
    [3]杜亚雄.中国传统乐理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1-19.
    [4]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759.
    [5]马宁,钱永平.羌族歌谣的分类及其社会文化功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54-63.


本文编号:9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9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c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