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的蚜虫为害降低茶树对茶尺蠖的抗性机制研究
【图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蚜虫为害茶树叶片代谢组学分析2.2.2 蚜虫为害茶树叶片代谢组分析2.2.2.1 蚜虫为害对茶树叶片代谢影响利用 SIMCA-P 软件,先对蚜虫为害的茶树叶片与对照组进行了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CA),分析结果表明蚜虫为害 2 d 与 6 d 都能与对照组完全分开(图 2.2),说明蚜虫为害引起了茶树叶片代谢物发生了显著性变化,且在整个测定过程中稳定性良好。我们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PLS-DA)除去与分类(如蚜虫为害组和对照组)不相关的噪音信息,获得 OPLS-DA 模型(图 2.2),,获得两组样本之间显著差异的代谢物信息。结果表明,蚜虫为害组与对照组进一步分开,同一处理的样品更加聚拢,根据各个样品中代谢物的载荷图,得到潜在差异化合物物,经独立样本 t 检验,蚜虫为害 2 d 得到 82 种主要的差异代谢物,蚜虫为害 6 d 得到 115 种主要的差异代谢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蚜虫为害茶树叶片代谢组学没有仅在为害 2 d 的叶片中显著降低的物质。而柠苹酸、柠檬酸、没食子酸、莽草酸、延胡索异柠檬酸、苹果酸、绿原酸、4-羟基肉桂酸、缬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甘油和腐胺在蚜虫为害 6 d 的叶片中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琥珀酸和蔗糖在为害 6 d 的叶片中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而这些物质在蚜虫为害 2 d 的茶树叶片中均无显著变综上,蚜虫为害 2 d 共引起 3 种有机酸、7 种氨基酸、3 种糖及其衍生物、1 种醇和 1 种生物著变化,蚜虫为害 6 d 共引起 10 种有机酸、9 种氨基酸、4 种糖及其衍生物、2 种醇和 1 种碱显著变化。2.2.2.3 蚜虫为害引起的差异代谢途径与对照相比,蚜虫为害 2 d 和 6 d 都引起了茶树叶片代谢物重新分配。差异化合物主要参了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有机酸的合成和代谢,代谢物的热图反映了所测定的化合物在不同中的浓度,其中,蚜虫为害 6 d 的茶树叶片中绝大多数代谢物显著下调(图 2.3)。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435.7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琪;徐维玲;李翠芹;;HPLC法同时测定茶叶中儿茶素类和咖啡因的含量[J];食品工业科技;2015年04期
2 张苏芳;孔祥波;王鸿斌;张真;;植物对昆虫不同防御类型及内在联系[J];应用昆虫学报;2013年05期
3 芦屹;王惠卿;王佩玲;李晶;;新疆不同棉花品种游离脯氨酸与抗蚜性的关系[J];植物保护;2013年03期
4 高香凤;李慧玲;王庆森;;茶树叶片组织结构及次生物质与抗虫性关系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技术;2011年02期
5 滕中秋;付卉青;贾少华;孟薇薇;戴荣继;邓玉林;;植物应答非生物胁迫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11年01期
6 胡留成;崔巍;汪霞;娄永根;;斜纹夜蛾幼虫诱导的油菜抗虫性及其与茉莉酸信号途径的关系[J];昆虫学报;2010年09期
7 周宝利;姚婷;张健;叶雪凌;;苦参黄酮对黄瓜枯萎病及抗性生理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年06期
8 陈明顺;仵均祥;张国辉;;植物诱导性直接防御[J];昆虫知识;2009年02期
9 刘泽辉;赵国虎;陆敬善;水涌;武刚;;棉花棉酚含量与抗虫特性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10 孔巍,刘学义;植物抗病基因特异性分子进化[J];分子植物育种;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云香;基于代谢组学的苹果保鲜机理及减损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黎平;藤黄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代谢组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3 赵洪芝;拟南芥植物代谢组学及金银花代谢产物抗炎活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4 金珊;不同茶树品种抗假眼小绿叶蝉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彭海娇;茶蚜降低茶树对茶尺蠖幼虫防御反应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苏晓t
本文编号:2609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09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