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蓟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8 18:56
【摘要】: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是菊科蓟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一种用于治疗止血的中药在我国使用已有上千年历史。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这一植物,筛选新型植物源杀菌剂,本文对大蓟地上组织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甲醇提取,液-液萃取分离、硅胶柱层析及凝胶层析等技术从乙酸乙酯相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确定其结构分别为ciryneol D(1)、12β,20(S)-二羟基达玛烷-24-烯-3-酮(2)、3β-羟基-9(11),12-齐墩果二烯(3)、蒲公英甾醇(4)、3β-羟基豆甾-5-烯-7-酮(5)、3β-羟基-12(13)-烯-齐墩果烷-11-酮(6)、对香豆酸(7)、(3-甲氧基酰胺基-4-甲基苯)-氨基甲酸甲酯(8)、对羟基苯甲酸酯(9)、4,4'-甲氧羰基氨基二苯甲烷(10)、槲皮苷(11)、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2)和柯伊利素-7-O-2'-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3),其中,化合物2、3、6、8、10、12和13均为首次从大蓟中分离得到。生物测定结果表明:ciryneol D(1)对多种真菌菌丝生长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苹果腐烂病原菌Valsa mali的抑制效果最好,EC_(50)值为23.21μg/mL;对玉米弯孢病菌Curvularia lunata、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sporioides及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孢子萌发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_(50)值分别为27.52、26.41和81.93μg/mL;对蜡状芽孢杆菌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MIC值约为50μg/mL;另外,ciryneol D能显著抑制苹果腐烂病菌在枝条上的生长扩展,对苹果枝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EC_(50)为32.82μg/mL。本文针对ciryneol D建立了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其在大蓟地上部分和根部的含量差异。采用HPLC法,Hypersil BDS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0.6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通过分析可以发现,ciryneol D在大蓟地上部分和根部均有分布,但根部含量较多。鉴于大蓟茎叶生物量大、易于采集,且具有中药药用价值的主要是大蓟根,因此从综合利用的角度考虑,大蓟地上组织是一种植物源杀菌剂的潜在资源。
【图文】:

白色粉末,熔点,化合物,羟基


Figure 2-3 9(11), 化合物 4:白色粉末,熔点(m.p.) 216~C30H50O;1H NMR (500 MHz, CDCl3) δ:3.H-27),0.85 (3H, s, H-25),0.97 (3H, s, H-23)(3H, d, J = 7 Hz, H-29),0.86 (3H, s, H-28),0δ:38.91 (C-1),27.54 (C-2),79.18 (C-3),39.041.05 (C-8),50.63 (C-9),37.28 (C-10),21.(C-14),26.81 (C-15),38.45 (C-16),34.68 (C-25.77 (C-21),39.02 (C-22),28.13 (C-23),15(C-27),19.64 (C-28),25.65 (C-29),107.28合物鉴定为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 (薛

熔点,白色粉末,化合物,羟基


OHFigure 2-5 3β-hydro化合物 6:白色粉末,熔点(m.p.) 170~C30H48O2;1H NMR (500 MHz, CDCl3) δ:3.s, H-9),0.80 (3H, s, H-24),0.85 (3H, s, H-1.00(3H, s, H-23),1.13 (3H, s, H-25),1.25 (3MHz, CDCl3) δ:39.29 (C-1),28.24 (C-2),(C-6),32.52 (C-7),45.57 (C-8),61.92 (C-9)170.62 (C-13),43.54 (C-14),26.61 (C-15),45.34 (C-19),32.07 (C-20),33.21 (C-21),,34(C-25),18.86 (C-26),22.83 (C-27),29.84据 与 文 献 报 道 一 致 , 故 该 化 合 物 鉴 定(3β-hydroxyl-12(13)-en-olean-11-one) (王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4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兴;马志卿;冯俊涛;吴华;韩立荣;;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年05期

2 侯颖;徐建强;宋宇州;胡建功;都胜芳;康业斌;;三种杀菌剂对牡丹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4年03期

3 谭钦刚;赖春华;张贵杰;陈毅飞;覃德绩;王恒山;;苦楝化学成分及抗糖尿病活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年02期

4 周治德;李晓刚;李桂银;;植物源农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广东化工;2013年19期

5 张淑颖;曲田丽;孙阳;董向丽;王彩霞;李保华;肖春;;剑麻内生细菌JM-3对苹果腐烂病抑制作用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3年04期

6 杨大松;李资磊;魏建国;杨永平;李晓莉;;霸王鞭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3年15期

7 陈泣;龚千锋;;大蓟的化学成分综述[J];广州化工;2013年14期

8 魏朝霞;姚茹瑜;唐嘉义;;大蓟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J];农药;2013年07期

9 张兴;吴志凤;李威;马志卿;冯俊涛;;植物源农药研发与应用新进展——特殊生物活性简介[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年04期

10 倪付勇;陈重;许琼明;杨世林;陈道峰;;高山红景天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悦;钟志宏;阮汉利;张勇慧;皮慧芳;吴继洲;;鄂西大蓟化学成分的研究[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小雄;菊科和木贼科三种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侯朝;脱硫生物素合成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2 其木格;环境友好型植物源农药的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3 姚洁;亳州谯城区白芷南方根结线虫发生和防治[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4 侯艳;大蓟中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其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段轲伟;蛇莓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D];郑州大学;2012年

6 闫美娜;中药大蓟化学成分及其抗肺癌A549细胞增殖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万武杰;鄂西大蓟花活性成分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9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19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b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