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学成像技术的柑橘黄龙病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22:13
【摘要】: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柑橘最具有毁灭性的病害,传染性极强,然而却尚无有效根治的方法。染病植株会经历一段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的潜伏期后才会显现典型的黄龙病症状,而处于潜伏期未显症的染病植株会继续充当传染源的角色,导致柑橘黄龙病在果园中进一步的传播。另一方面,宿主对病原菌侵染的响应会因生长环境条件、树龄、长势和品种的差异而不同,从而加大了黄龙病检测的难度。因此,及早发现并挖除病树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策略。光学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植物病害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操作简单、无损等优点,在植物病害高通量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本实验以柑橘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季节、果园以及染病程度条件下柑橘叶片高光谱图像和叶绿素荧光图像,并测量淀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探索基于光学成像技术的柑橘黄龙病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分析季节变化、果园以及染病程度差异等因素对宿主生理代谢、光合作用和柑橘黄龙病检测效果的影响。本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研究了不同季节、果园以及染病程度条件下柑橘叶片糖代谢的动态变化规律。病原菌的侵染导致叶片在未显症时期就出现了糖代谢异常,并且成熟叶片中的碳水化合物的累积程度大于新叶(嫩叶),其中蔗糖和葡萄糖对HLB的响应速度大于淀粉。虽然缺铁和黄龙病侵染均会引起叶片黄化,但是两者对柑橘叶片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呈相反的趋势。其次,探究了黄龙病对柑橘叶片光谱反射率的影响。病原菌的侵染引发染病叶片韧皮部堵塞,碳水化合物异常累积,进而影响叶片的光学组织特性。在可见光区域,染病和缺素叶片的反射率均升高;在近红外区域,染病叶片的反射率上升,而缺素叶片则降低;利用特征波段选择算法493、515、665、716和739nm五个波段的图谱信息与可作为不同季节、果园以及染病程度条件下HLB的光谱“指纹”特征。进一步将特征波段反射率、特征波段图像纹理特征以及对应的第二主成分图像的纹理特征进行融合,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判别模型。模型对染病程度较严重的果园1和较轻的果园2柑橘叶片黄龙病的总体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1.6%和89%。最后,采用模型传递的方法实现了利用温州蜜柑建立的判别模型对i*柑黄龙病的检测,得到了 93.5%的总体识别正确率。再次,分析了宿主在光合作用水平上对黄龙病病原菌的响应。黄龙病的侵染导致未显症柑橘叶片的光合作用系统就受到了不可逆的损伤,引起最小荧光产量Fo上升,PSII的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值下降及PSII中有活性的光反应中心数量减少(Fv/Fo值下降)。同时,病原菌影响了叶片对光能的分配,降低了宿主将吸收光能转化为光化学反应(ΦPSⅡ)的能力,激发能转换成不可调制荧光淬灭(ΦNO)的比例上升。最后,分析了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对不同季节、果园以及染病程度条件下柑橘黄龙病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测量程序L4获得的53个叶绿素荧光参数构建的LS-SVM判别模型对染病程度较为严重的果园1中不同月份的柑橘黄龙病的总体识别正确率均能大于95%;而对处于潜伏期果园2,除了健康和染病叶片长势差异较小的5月和9月,在其他月份的识别正确率均大于89%。最后,融合高光谱成像和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建立了稳健的柑橘黄龙病诊断模型。可见-近红外高光谱图像和叶绿素荧光图像分别提供代谢生理和光合作用的信息。因此,融合两种信息有望获得更加全面的柑橘黄龙病病理特征,增强对柑橘黄龙病的表征能力。结果表明,融合五个特征波段(493nm、515nm、665nm、716nm和739 nm)的反射率和测量程序L2获得的29个叶绿素荧光参数构建的LS-SVM判别模型能够降低漏判率(果园2中5月和9月的漏判率分别减少了 11.6%和17.6%),缩短单个样本的检测时间(减少了 56.7%),减少模型的输入参数(减少了 35.8%)。对染病程度较大的果园1和较低的果园2整个实验周期的总体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6.7%和89.5%,优于单独使用基于特征波段光谱反射率(果园1和果园2分别为85.9%和79.4%)或者测量程序L2获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果园1和果园2分别为95.5%和84.6%),说明融合高光谱成像和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能够实现不同季节、果园以及染病程度的柑橘黄龙病的检测,降低了季节变动、果园以及染病程度差异等因素对柑橘黄龙病判别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
【图文】:

叶绿素,电子,质体蓝素,铁硫蛋白


从反应中心上解离,将电子交给细胞色素复合体电子和质子在cjvh/以Q逡逑循环的形式进行。其中的一个电子以线性电子传递的形式通过质体蓝素逡逑(Plastocyanin,PC)向PS丨转移,另一个则环形的途径进行(图1-3虚线所示)。传逡逑到PS丨的电子首先被电子受体(Jg)接收,接着叶绿醒(山),电子经过一系列膜结逡逑合铁硫蛋白的传递后,到达Fd,再传递给FNR,,最后将NADP+还原成NADPH。叶逡逑绿体类囊体膜上的电子传递链是否正常持续进行直接影响着能量在荧光、热能以及逡逑光化学反应三种途径中的分配比例。逡逑7逡逑

中电子,光合作用,方案,方式


逡逑图1-2叶绿素吸收的光和发射的光。(a)为能级图,叶绿素分子吸收光子后从基态变逡逑成激发态。(b)为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逡逑Figure邋1-2邋The邋light邋absorbed邋and邋emitted邋by邋chlorophyll,邋(a)邋energy邋level邋diagram,邋and逡逑the邋chlorophyll邋molecule邋changes邋from邋the邋ground邋state邋to邋the邋excited邋states邋after邋taking逡逑photons,邋(b)邋the邋absorption邋and邋fluorescence邋spectrum邋of邋chlorophyll逡逑叶绿素分子(P680*)被络氨酸(Yz)重新还原,并得到来自水中的1个电子。在光逡逑反应中心II邋(PSII)的还原侧,电子从脱镁叶绿素(Pheo)向初级电子受体^转移,逡逑两个电子转移到,使其还原成并结合两个质子,产生PQH2。紧接着PQH2逡逑从反应中心上解离,将电子交给细胞色素复合体电子和质子在cjvh/以Q逡逑循环的形式进行。其中的一个电子以线性电子传递的形式通过质体蓝素逡逑(Plastocyanin,PC)向PS丨转移,另一个则环形的途径进行(图1-3虚线所示)。传逡逑到PS丨的电子首先被电子受体(Jg)接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36.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文辉;;简述柑橘黄龙病检疫防控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年12期

2 林积秀;;柑橘黄龙病的防治进展[J];东南园艺;2018年05期

3 黄岳锐;张建桃;;柑橘黄龙病不同防治对策的比较与思考[J];现代农业;2019年02期

4 ;柑橘黄龙病的病因与防控[J];农村新技术;2019年03期

5 曹涤环;;柑橘黄龙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J];农药市场信息;2017年29期

6 何兴财;钟玲;杨忠富;;赣中南地区柑橘黄龙病发生概况与防控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7年12期

7 刘善文;;柑橘黄龙病发病流行的主要因子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23期

8 梁亮;田志清;胡雪芳;张志民;王士奎;;柑橘黄龙病常规PCR检测技术研究与初步应用[J];植物保护;2018年02期

9 关安全;;柑橘黄龙病的发生与防治[J];乡村科技;2018年01期

10 黄源;;柑橘黄龙病发病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8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木清;杨川毓;;柑橘黄龙病纳米防治药物的研发与应用[A];2017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2 周涛;江衡;黄文坤;彭德良;;湖南省永州市柑橘黄龙病发生与防控对策[A];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3 谢昌平;姚林建;夏宜林;黄爱军;易龙;;赣南地区柑橘黄龙病菌核糖体蛋白基因的PCR-RFLP分析[A];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4 刘蕤;张培;高一滴;蒲雪莲;陈健炽;邓晓玲;;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种群多样性的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波;郑雪芳;孙大光;阮传清;范国成;Hall D.;段永平;;柑橘黄龙病株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谢攀;殷幼平;李颜方;李佳;王中康;;柑橘黄龙病病原菌与伴生菌的共培养技术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关磊;梁美丹;仇绮琪;张学文;许美容;夏育陆;邓晓玲;;利用热处理技术降低柑橘黄龙病菌的浓度[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周常勇;;柑橘黄龙病的发生防控形势与研究进展[A];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娄兵海;周常勇;;柑橘黄龙病研究进展[A];中国柑橘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战略论坛暨中国柑橘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姚林建;易龙;李双花;谢昌平;黄爱军;;柑橘黄龙病脱除关键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牛立亭;人大代表为农业绿色与持续发展建言[N];中华合作时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袁琳;王华生代表:加大支持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N];广西日报;2019年

3 记者 苏展;我市部署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N];桂林日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于钊;柑橘黄龙病:找准发病根源综合施策[N];湖南科技报;2019年

5 黄志东 黄春华 刘小旷;江华防治柑橘黄龙病取得突破[N];湖南科技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余杏;一柑橘黄龙病防控法在我省初显成效[N];湖南科技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余杏;柑橘黄龙病为什么难以攻克?[N];湖南科技报;2019年

8 记者 王田;农业部支持建设柑橘黄龙病防控阻截带[N];农民日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余杏;我省打响柑橘黄龙病防控“战役”[N];湖南科技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陈静;将防控“黄魔”进行到底[N];广西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翁海勇;基于光学成像技术的柑橘黄龙病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2 丁芳;柑橘黄龙病菌及与其混合发生病毒的分子特性及超低温脱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3 杨川毓;柑橘黄龙病的化学防治以及宏基因组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4 苏华楠;中国柑橘黄龙病病原调查、种群遗传分化及其原噬菌体溶菌酶蛋白原核表达[D];西南大学;2013年

5 马m

本文编号:2643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43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7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